2019年9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佛曾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说法时,比丘们刚刚结束了漫长的结夏安居,来到佛的住所,向佛礼拜问讯。佛以柔和慈悲的声音,慰问比丘们说:「这段时间,在那个地方辛不辛苦啊?」
阿难一看见这种情形,就问佛说:「世尊啊!您如此的慈悲,如此的殷勤慰问众生。世尊您的大悲心,是从何时发起的呢?」
佛对阿难说:「你如果想知道,我就为你解说。在过去久远不可称计阿僧祇劫前,有两个罪人同在地狱受苦,鬼卒驱策他们,叫他们拉铁车,又剥他们的皮来作套马驾车的皮带,更用铁棒打他们,叫他们东奔西跑,没有休息的时候。
其中的一个鬼卒力气很小,狱卒一逼打,他就跌倒在地,非常疲累痛苦,就算疲累极了,还是得不停地拉车。
另一位和他一起拉车的鬼卒,看见如此可怜的情形,发起了慈悲心,怜悯这个受苦的罪人,就对狱卒说:『你饶了他吧!就让我一个人来拉这车好了,不要再虐待他了。』
狱卒听了很生气,就用铁棒搥打他,他当下就死了,结果却生到了忉利天上。
阿难,当时地狱中发慈悲心的那个鬼卒,就是我的前身。我那时候,在地狱受苦时,初发这样的慈悲心,从那以后对于一切众生,不曾退转,一直到今日,仍乐于修行慈悯一切。」
阿难听闻佛所说,欢喜踊跃,信受奉行。(典故摘自:《贤愚经》)
愿意牺牲自己去荷担同伴鬼卒的痛苦,这颗纯净的利他慈悲心,是佛陀圆证菩提的初发心。《楞严经》言:“阿难,如果你是因地发心,即你的发心有所原因,以获得心为修习的本因,从而求取佛乘,这是不可能的。”故无我利他的慈悲心,是解脱的正因,是修行的道路,也是成佛不可或缺的资粮。其义甚深,难解难入,你且听娓娓道来。
一个人去世的时候,你首先失去掌控力的,还不是你的身体,你首先失去掌控力的是你的意识。为什么人临终的时候都会昏迷呢?因为心灵跟意根断开了,心灵没有力量,心灵对意根取舍分别的力量,因为四大的分解,中间断开了联系,意识处于昏迷状态的时候,那时候起作用的就是您心灵极深处的觉受。觉受的体验是何种体验,那个体验就会牵引觉受,觉受就会扭曲你心灵最根本的觉知,幻化出下一个世界来。在那个业力幻化出的下一个世界里面,那些业力会束缚你的觉知,那个觉知会在那个业力境界当中重新认识,那个就是你在那个世界当中投胎出来了。也就是说,决定我们生死轮回的,是我们心灵极深处的觉受,而不是你的意识认知,你的意识认知和你的逻辑思维只是为你的心灵觉受的愿望而服务的。您想要脱离开生死轮回,就必须在您心灵深处将心识的觉受和意识的分别,把他断开、斩断。
如何去斩断他呢?人类意识的根本的源头在于心灵的恐惧感。心灵迷失了自己,对自我的存在有了认知的那一刻,就是“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什么叫“所立照性亡”呢?当觉性,当我们法界的无生法忍的遍照觉性,对于自己的光明有了认识的时候,瞬间这个认知就会将遍照的光明遮挡住了,遮掩住了。就像人愣神了一样,就像咱们看虚空,看的时间长了之后,愣神那一瞬间,虚空变成了实有,而原本观虚空的清醒,就丧失了,而那个被所观的虚空的这个相,就替代了观虚空的这个清醒,成为了三界六道的源头,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识分别。
当心灵被存在的认知所蒙蔽了之后,心灵丧失了原本的清醒明快的遍照的时候,心灵就陷入了恐慌感。恐慌感的表现是什么呢?要不断地分别,不断地取舍,不断地攀缘,试图通过攀缘分别取舍而找到自己,从你的识阴开始,一直到你的行阴的生灭,到你想阴的固化,到你受阴的承担与接纳,一直到你色阴的意识分别。所以说,我们的意识根本的源头,无论你想什么,无论你想任何一个人,你的亲人、家人、仇人、儿子、女儿,全部都是你心灵的恐惧感在迷茫当中寻找自我存在的依据。
所以,想要断开意识流,你想要通过各种方法去断开他是绝无可能的。就好像你一个人掉在大海当中了,你没有任何的工具,你想从大海的波涛当中想要上岸是不可能的事情的。一个凡夫,一个修行过程当中没有证果的修行过程当中的人,你想要断开你的意识流,想到断开你心识和意识之间的联系,是绝无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自我,你的想阴和你的意识,已经是心灵迷失自我之后恐惧感和焦虑的具体体现了,你不可能在焦虑的最终的这个结果当中去把焦虑的源头断开的,绝无可能的。通过任何有为法,你去打坐、念经、放生,还是印经书,都不可能将人的意识从人的心识当中斩断的。你斩断不了心识与意识的联系,生死轮回就无法斩断。
那么如何去斩断他呢,万卷经书讲的无非就是心而已,而心灵原本的特质,他是一无所得的,那个才是心灵原本的面目。一无所得就不会被所得牵引,无所得,不可得,毕竟空,故而心灵原本具足。无所获得就不会被获得所蒙蔽,所以心灵原本是智慧明了的。
那么如何能到无所得的这个境界当中去呢,善良、柔软。为什么呢?柔软的心灵,他是可以化解紧张的,一个善良的心灵是可以融化自我的。当您的自我的贪欲索取,爱护自己的面子,对于自我利益的任何潜在的维护的恐惧感,都在您善良的心地里面为了众生去割舍自己的时候,当您心里面的柔软,这个柔软的心不断地增长,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扩大心灵的柔软的范围的时候,您累世劫在六道轮回当中寻找自我存在感的那个紧张感,他们就会舒缓,就会释放,就会融解。
柔软的心中挂不住紧张,无私的心中是挂不住自我的。当您心灵的无私到了可以接纳一切人,为一切人去牺牲自己的时候,那个牺牲自我成就别人的心中,是没有自我身语意的立足地的。当您心中的柔软单纯到像是一个婴儿一样,不忍心看到任何人的受苦,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替别人承担痛苦的这种柔软和单纯,扩展到您心灵的整个的心量的时候,这个柔软单纯的心中,是没有紧张和恐惧的。一个不维护自己生命的人,怎么可能会恐惧呢?一个可以为了众生去布施自己生命和形体的人,您怎么可能会被任何的外界的妖魔鬼怪伤害呢?您心灵不会有任何恐惧的,无我的心称为无畏的心。
您好好想一想,在您心底里面最柔软的、最纯净的、最单纯的那颗利益众生,愿意为众生付出一切,承担众生一切痛苦,而不惜自己粉身碎骨的大无畏的这种信仰中,哪有你的立足之地呢?身体消亡的时候,意识昏迷的时候,那个心本身是不可能被你的身语意三业所蒙蔽、所牵引、所扰乱的。不被牵引、不被蒙蔽、不被扰乱的,那个就是觉满十方的圆觉普照,你在法界之中了。
当你内心里面的慈善,慈善到没有你慈善的这个动机的时候,外界也没有你所慈善的人了。心灵不受自我制约的时候,那么心灵原本的纯明朗净,心灵原本的自由明晰,他就会当下像是云开日出一样,遍照你内在的十方三世,照亮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看到、听到、闻到……六识而构成的十八界。在那一刻你就是在法界圆满了,整个你的生生世世的轮回,在那一刻也就因为你心灵从心识的妄想解脱,从而圆满了你生生世世轮回的世界,包括和你有众多因缘的这些冤亲债主们。当您解脱的时候,你可以化身千百亿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生命,在不同的世界当中去给那些你的无量亿世界、无量亿众生去开示佛知见,度脱他们出生死轮回的。
你轻声重复这一句话,“你饶了他吧!就让我一个人来拉这车好了!”穿越无量岁月时空,想起斯情斯景,我们心灵在这人世间承受的苦难所带来的负重与悲痛,好像都烟消云散了。我们能够以一颗善良的心,不间断地去为别人、为其他人考虑他的痛苦,直到最终,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荷担别人的痛苦,去为了别人的痛苦而牺牲自己,这颗心当中,没有你的自我获得,这颗心就是一颗解脱生死轮回的心。
觉者只是在梦境中醒来的人,而凡夫是睡梦中迷失的如来。世界一切名相,是攀缘心所化现的心识幻影,世界只是心灵与自己梦境在游戏。苏醒时,会发现原本没有自我,一切众生都因为内心的我执,被贪婪镣铐在有相无相形体中,锁死在六道轮回中。所以,不要害怕利益的失去、不要害怕自我的伤害,原本这一切只是梦境。专注在您内心深处的善良当中,利益他人,而遗忘自我,在人间红尘中,绽放出佛性的灿烂,在幻垢身心中,呈现如来庄严殊胜慈悲,这才是你的心原本的样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