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09]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02]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37]

  • 十问时间[119]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16]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32]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5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5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45]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26]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65]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6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六祖慧能大师: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408   时间:2019-9-4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9月4日  佛学研究网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皈,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性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心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注:六祖慧能大师(公元638-713),唐岭南新州卢氏子。佛教禅宗六代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大师传授衣钵,继东山法门,为第六祖。唐中宗追谥慧能大师为大鉴禅师。六祖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慧能禅师的真身,现供奉于广东韶关南华寺灵照塔中。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亲近善知识[333]

  • 三个人,开启了中国禅宗乘风破浪千余年,你知道他们是谁吗[1071]

  • 净慧长老:六祖大师“二种三昧”[1140]

  • 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1262]

  • 慧能伦理思想的当代审视[1229]

  • 学佛,当亲近善知识[1568]

  • 中国禅宗史上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做人当如神秀和惠能![2366]

  • 同样做善事,佛陀和凡夫有什么差别?[2117]

  • 清代高僧教你8个字明辨善知识,字字珠玑![2178]

  •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2405]

  •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2077]

  • 修来的是福,贪来的是祸,一定要切记![2096]

  • 慧能“无念”禅法及其修学意义[3097]

  • 修行的九大难关,看看你能闯过几重?[2070]

  • 修行的九大难关,看看你闯过了几关?[2427]

  • 人生有四难 遇到了要好好珍惜[1972]

  • 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1711]

  • 学佛久了,一定要破除这个学佛相![2369]

  •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记圆妙法师的悟处[2639]

  • 学佛多年,为何你的福报还没到来,原因就在这![203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