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0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1]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37]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7]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50]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8]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修心十德 一生受用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184   时间:2019-7-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7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何厉害,坚决忍受,要把这些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之举。

        忍辱是美德,在六度中,菩萨常常要做的是忍辱波罗密,不忍辱就生嗔怒,嗔怒之火将会烧毁我们的功德。长期修忍辱,声音就会圆润。

        2. 若闻称赞 反生惭愧

        我们要恒常不忘惭愧心,遇到称赞表扬,更要惭愧,检查自己的不足。佛陀的目光都是下垂的,我们还能目中无人吗?

        3. 修道欢喜 自庆不傲

        遇明师得正法,也不自骄于人,只在内心充满法喜。修行人应视己为凡夫,视一切众生为大善知识。

        4. 人之惭耻 不宜宣说

        不宜盯住别人的短处不放,而应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检查自己的短处。

        常看到别人缺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清净,功德不圆满。在父母眼中,世间唯有自己的孩子好,是他们爱子心切。在佛眼中一切众生皆是佛,而凡夫眼中即使佛也是凡夫。

        5. 不为世事 而做咒术

        解脱才是根本,不要轻易把所积累的能量用于治病,健身,消灾等,一旦抓住根本,不愁枝叶。

        6.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别人给自己一滴水,我们要当作是一碗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修行人要永远满足,永远怀一颗感恩心,存思大报。

        修行是自己的事,不管别人动机如何,我们永远感激所有众生。

        请记下这些金言:

        物质上不充满是修行的增上缘。

        真正的富有是内心无贪。

        人类的真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安宁。

        有信仰的人最吉祥。

        7. 怨恨己者 恒生善心

        对仇恨自己的人,不能以牙还牙,而应该以德报怨。因天下众生皆为父母,能对父母生恶心吗?

        8. 见有骂声 反生怜悯

        别人骂自己,就观想是亲生父母在为我们消业障。

        佛经上这样开示:众生之所以骂自己,是因为无量劫以来曾多次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欠她的实在太多,她为了养育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于造业,现在恶缘成熟了,他得到了果报,沉沦到咒骂自己亲人的地步,我们不但不能憎恨他,反而更应滋生怜悯,惭愧和感恩之心。

        因为天下如母众生全是为了我们自己而种下恶业,他们才流转于轮回,沉沦于苦海,并继续造业,我们感恩尚且来不及,还能憎恨他们吗?

        9. 视诸众生 犹如父母

        这是修心的关键,一定要实实在在的执行。如能真实不虚的做到这一点,等于在守护菩萨戒,此戒的根本全在于此。

        10. 拥诸所得 乐于助人

        财富金钱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也不是专为我们制造的。钱财应供于流通,任何人不应该据为己有。所得之财用于布施和供养,乐助正法事业。财神赐财于人,其意不在让人贮蓄,而是让人流通,得财之人只是媒介而已。

        以上十条是大乘菩萨的境界,常修之,可证菩萨果位。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存善心好,还是行善好?[335]

  • 醒醒吧!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1086]

  • 心修好了,话自然就少了![586]

  • 修心,是治愈一切的良药[824]

  •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1340]

  • 多念别人的好,常修自己的心[1345]

  • 你的心,听话吗[1879]

  • 修心:态度决定了人生的幸福程度[2401]

  • 把生病当成一场修行,就没那么痛苦了![2212]

  • 修心的十三种方法[2654]

  • 你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缘[1903]

  • 学禅即修心,修心如牧牛[2109]

  • 有善心,有善行,自然有善果[1827]

  • 修行即是修心:改变内心,一切随着改变[2130]

  • 佛法就是让你修一颗如如不动的心[2096]

  • 修心:清净不是来自环境,而是来自内心[2343]

  • 这样的护身符最可靠![1805]

  • 一个故事告诉你:原来能念佛的都是有福之人![2390]

  • 修心:不生气,是一种修养![2582]

  • 善心,善行,善果![282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