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 佛学研究网
-01-
自性,能生万法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跟波斯匿王讲,身是无常的,刹那刹那都在变化。
在楞严会上,大王已六十二岁了,他感到年岁一年比一年老,感到无常之苦,便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我们这个身体,哪一部分不生不灭?
佛给他开示,就问他:你第一次见到恒河是什么时候?
他说:三岁。
你十三岁的时候是不是比三岁老?
是的。
十三岁的时候,你那个见跟你三岁的见,有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然后十年十年问他,二十三岁比十三岁,三十三岁比二十三岁,最后问到他六十二岁,你那个见性有没有老?
没老。
这一问一答,波斯匿王听懂了,他非常欢喜,他晓得不生不灭的是自性,生灭的是这个肉身。
也许有人说:我现在这个见,眼力不如从前。
不如从前是你眼睛这个工具出了毛病,不是你的见性退化,只要配副眼镜,就看得很清楚,由此可知,这见性没有生灭,而是你这个工具老化。
再举个例子,人年岁大,听力不行了,要戴助听器,戴了助听器他还能听,说明他闻性没有变化。
所以要知道,我们根身衰老有退化,六根的能力不退化,自性不退化,自性不生不灭。
原来我们身上有一样东西不生不灭,佛要不说明,我们都疏忽了。
-02-
佛在经论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的相,是业力变现的。
相的好丑,就是善恶业的现前。
俗话常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众生的相貌为什么长得不一样?
心不一样,对于一切事物的想法、看法不一样,所以相貌不一样。
相貌是福报,福报大的人,一看那个相就好,福相。佛说“相随心转”,这个话是真的。
学佛讲修行,从哪里修?起心动念,从这里修。
佛说“相随心转”,就是命随心转,什么原因?
吉凶祸福都在你的念头。
所以真正高明的人,一看你的相貌,你心里面所思所想,你的一生吉凶祸福,他都知道。
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表里决定一致,你外表怎么样的伪装,都隐瞒不了的。世间人用他的聪明掩饰得再好,可以欺骗一些愚人;真正有修养的人、有道德的人,你是决定没有办法隐瞒他的,他一眼就把你看穿了。
心善,相貌就慈祥;恶,那个相貌叫人看到就觉得恐怖,可见“诚于中”,一定是“形于外”,这是没有方法掩饰的。
一切众生的相是业报身,这个一定要知道。
你的恶念很多,贪嗔痴慢很多,相貌就不好看;
你念念都是善,相貌就很好看,人家一看你的相貌,很慈祥,很有智慧。
-03-
每个人的面目不同,其因果也不一样,每个人在往昔生生世世所欠下的债也不同。
有些人欠债太多了,到这个世界上来,还也还不了,所谓“债台高筑”,也就是业障之台,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深,债上加债,纠缠不清。
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往昔专门放高利贷,借钱给人,利上加利,贪得无餍,自己以为占了便宜,结果是自己吃了亏,业障一天比一天重,终于拔不出腿来了!
有的欠人做父亲的债,有的欠人做母亲的债,有的欠人做妻子的债,有的欠人做丈夫的债,有的欠人做儿子的债,有的欠人做女儿的债。
所谓“父母的饥荒,伦常的账码”,种种的因缘,乃促成你我今生命运的安排。
可是一般人不明白一切都是前因后果,定业难逃,所以有时候还不认账,还想扛债不还,明明欠人的债,却不承认。
因为这样不讲道理,所以酿成世界上种种麻烦的发生——你有你的麻烦,我有我的麻烦,他有他的麻烦,各人有纠缠不清、善恶夹杂的因果。
偶尔遇到佛教,听了佛理,便明白一点;可是今天明白了,明天又糊涂了;后天又想明白,大后天又糊涂了。
于是变成智愚平等的局面,智慧和愚痴平均,糊涂时便不想修道,明白时便想修道。
可是修道的时候很少,糊涂的时候很多,因此所修的不及所丢的,智慧也一天不如一天,而愚痴却一天比一天增加,在无明驱使之下,便做出很多糊涂事。
心里糊涂,进一步身上也糊涂了;
心里有贪瞋痴,身上便犯杀盗淫,这些都是糊涂账,根本算不清!
所以有时家庭眷属不和,父子不和、母女不和、夫妇不和、兄弟不和、姊妹不和、兄妹不和,种种问题就发生了。
发生了,自己还不承认、不认账,反而觉得很受委曲。
其实这都是前因后果的定律,以前种下的因,如今结果了,有什么好怨呢?
所以“是故知命者,不立岩墙之下,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首先要明白因果,不要再种糊涂因果,要种清净的因果,要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不要再把善恶混淆不清,是非夹杂不明。
若能黑白分明,真假了然,便有机会返本还原,回复到本有的性净明体、妙真如性。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