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1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7]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2]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6]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2]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菩萨行证: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492   时间:2019-6-6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6月6日  佛学研究网

        在佛教的经师、律师、论师、禅师、法师当中,集‘千部论师’、‘八宗共祖’之美誉于一身者,唯龙树一人。

        龙树菩萨,生于佛灭七、八百年左右(公元四世纪)的南印度维达婆国婆罗门家,从小天资聪颖,于吠陀及世间学艺,无不精通。年轻时,与三名好友寻师习得隐身术,于是潜入王宫,戏犯宫人,耽于情欲以为乐。事件不久爆发,好友死于乱刀之下,龙树幸免于难,乃悟‘欲为苦本’,于是厌离心生,便诣佛塔出家受戒。

        觉醒后的龙树,九十日诵毕塔中所有经藏,虽达其意,但心中疑团未解,于是至雪山参学,遇一年老比丘授以摩诃衍经典。后于南印度龙族之宫殿,授以大量的方等经典。九十日中通达明利,悟得无生法忍。

        龙树离开龙宫后,随缘行化,曾经几次与外道斗法,终于引度外道入佛。又为度化中印度憍萨罗国的引正王,曾经应征从军作战,前后七年,‘不食廪,不取钱’(从军作义工),又以勇猛多谋,国王终于召见,展开热烈辩论,终至‘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成为佛教的护法仁王。此后,龙树大力弘法,又广造大乘经典之注释,树立大乘教学之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传布全印度。

        龙树菩萨的著作丰富,如:《大智度论》、《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劝诫王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故有‘千部论师’的美誉。

        当中,《中论颂》、《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为其重要的代表作。《中论颂》阐述缘起性空的深义,揭示生死解脱的根本,为三乘共遵之门。《大智度论》解释《般若经》,《十住毗婆沙论》论释《华严经》的〈十地品〉,亦即以深密的见解而阐释菩萨的大行。

        此外,《劝诫王颂》是龙树劝诫引正王信仰三宝,护持佛教的书信。龙树以诗代信,其中许多偈颂正如《法句经》一样,不但文字优美,而且义理幽微,普为当时民间所传诵。据《南海寄归内法传》载,义净大师游行印度时,曾见儿童背诵这部作品,成人亦作为终身学习要典。又如《宝行王正论》,也是专为国王宣讲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信仰佛教的著作,是龙树表达大乘佛教政治观的重要论书。

        龙树的著作流传至今,梵本所存无几,但藏文保存相当多,在《西藏大藏经》中计有译本一百余种,是研究龙树学说的珍贵资料,这是由于西藏视龙树为密教祖师的缘故。后世基于龙树所著《中论》,宣扬空观的学派,称为中观学派,并尊为中观学派之祖;亦被尊为禅宗付法藏第十三祖。其思想是西藏佛学的重要支流,是中国三论宗的义理支柱,也是天台宗的重要思想根源。其它各宗学说源于龙树思想者亦多,故被尊为‘八宗之祖’。

        龙树曾受教于那烂陀大学,后来并任该校校长。在校长任内,值逢恒河泛滥,于是亲自在恒河两岸设计及建筑堤岸,使人民免遭水难。他也曾经开辟运河,直通埃而斯瓦蓝,打开了远近各国的贸易往来,可见他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师,更是一个入世的菩萨道行者。

        总论龙树一生,本为南印度学者,后游北印雪山,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受戒,曾游化全印,后弘化于南印度的憍萨罗。师于内外、大小无不通达,其教化之弘广,为大乘论师第一人。尤其师撰述《中论》,畅演中道,摧破执空执有的异端邪说,使得大乘不再依傍于小乘部派中,而能卓然自立,自成一格。所以马鸣菩萨虽是提倡大乘佛教的第一人,但是发扬他的思想,集其大成,使大乘教义因而光芒万丈者,则为龙树菩萨。因此,若说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先导,实不为过。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如何正确修习大乘的空观?[937]

  • 鸠摩罗什圆寂纪念日 | 这位伟大的译经家有着怎样的光辉一生[3351]

  • 恭迎“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圣诞,愿菩萨之光永照世人![2974]

  • 必背的33条佛学基本名词汇集[3705]

  • 大乘佛法的真实性与实践性[3553]

  • 试论大乘之“空”[3184]

  • 从小乘到大乘——南北朝禅法的演变与特点[4189]

  • 从小乘到大乘:南北朝禅法的演变与特点[4504]

  • 大乘殊妙法 心净佛土净[6541]

  • 论“大乘是佛说”的基本理念[6257]

  • 学诚法师访谈录:以大乘精神回应时代命题[4230]

  • 龙树《中论》思想述义 [理净法师][6211]

  • 从《中论》谈中道 [唐思鹏][6690]

  • 禅修智慧:大乘精神[吴言生][4827]

  • 佛教与慈善事业:大乘佛教菩萨道[6249]

  • 《中论》修证讲授-语言的自身与超越[5453]

  • 《中论》旁破外的意义[5148]

  • 大乘与小乘佛教艺术的区别[7678]

  • 龙树辩证法底基本特征[5716]

  • 从佛教大乘精神探讨习武价值[58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