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2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22]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56]

  • 十问时间[137]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37]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4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75]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0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63]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55]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45]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7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1茶道禅道 >> [专题]c1茶道禅道 >> 正文


    智慧与趣味并存!跟着这些弥勒佛楹联 一起走进佛门寺院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923   时间:2019-6-2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6月2日  佛学研究网

        古往今来,全国各地名山古刹,一般走进山门都会先看到:一尊笑口常开的弥勒圣像,给人无限欢喜又亲切的感觉。看到弥勒圣象的同时,往往也会留意到一幅流传千古的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人们带着一颗欢喜的心和对这句话的体悟进入寺院,自然会从心底升起虔诚和尊重。关于弥勒佛的楹联可不只这一句,从弥勒佛的故事延伸出的哲思也不只是这一种理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不同寺院的弥勒佛楹联:

        浙江奉化雪窦山

        说到弥勒佛和相关的楹联,不得不提的就是浙江奉化的雪窦山,这里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也是弥勒道场。

        奉化长汀,古出布袋和尚;
        四明雪窦,今为弥勒道场。

        雪窦山的这幅楹联讲述的就是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奉化的布袋和尚。他曾在雪窦山弘法,留下许多传说,而他的谢世偈自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因而,布袋和尚即为弥勒菩萨化身的说法开始广为流传。现在许多寺院天王殿的弥勒佛像的原型,也就来自于布袋和尚。

        雪窦山上还有另外一幅楹联,描述的也是布袋和尚和乐自在的形象: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停之含笑,动之含笑,
        开颜含笑,相见有缘。

        现在,人们到雪窦山游览,除了进入寺院天王殿见到弥勒佛像外,还有一尊庄严雄伟的露天弥勒大佛,开怀大笑,分外欢喜。

        此外,雪窦寺更有一座弥勒宝殿,显示出作为弥勒道场的独到之处。这座弥勒宝殿中同样供奉了高达五米的弥勒佛像,坦腹伸膝,笑容可掬。

        所以,想了解更多与弥勒佛有关的传说故事,看到更多形态各异又欢喜非常的弥勒佛像,去雪窦山一定是不错的选择。

        韶关南华寺

        韶关南华寺以安奉有六祖惠能大师真身像而闻名世界,同时也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年间的南华寺,见证了岭南地区的千年历史变迁。

        而南华寺天王殿弥勒佛像两边的楹联,也如一位世事洞明的智者道出的人生智慧之言。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擅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迎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或许有些善男信女会觉得这幅楹联写的太乖张,看不出对弥勒佛的虔诚和尊重之意。但是,年年坐冷山门,却依然欢天喜地,这难道不是人们想收获的处世智慧吗?

        可以说,这幅楹联实力演绎了一位“了解世界的真相,仍然热爱这个世界”的弥勒佛的形象,这才是真正饱尝人间冷暖却有智慧抉择的善知识。

        所以,当大家从天南海北来到韶关南华寺,想要一瞻六祖惠能大师圣像的同时,不妨也留意一下这幅弥勒佛像边的楹联,说不定你也可以解读出别样的趣味。

        昆明华亭寺

        看到寺院里的弥勒佛笑脸盈盈又十分欢喜,不知道大家是否能想象到真实的弥勒佛憨态可掬的样子。千年古刹昆明华亭寺天王殿弥勒佛的楹联就描述了一幅特别的场景:

        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

        华亭寺始建于元代,由云南佛教禅宗开山祖师雄辩法师的高足玄峰禅师创建,近代佛门泰斗虚云老和尚中兴。

        被称为“春城”的昆明,本就是一座山水相依、风光如画的城市。华亭寺更是坐落于景色秀丽的昆明西山风景区内。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一座积累了许多文化遗产的艺术馆、博物馆。

        而从这幅楹联中不难看出,如华亭寺一般美妙的山水胜景,都融在弥勒佛的笑眼之中。看弥勒佛从容行进,安稳踏实,便是纵心遨游,这何尝不是一种豁达人生的境界。

        成都宝光寺

        许多人会说,一进寺院见到笑呵呵的弥勒佛,心里的一些烦恼瞬间就烟消云散了。这也是为什么,弥勒佛会变得家喻户晓的原因之一。

        而来到“长江流域四大丛林”之一的成都宝光寺,看到其弥勒佛的楹联,就更能深入感受到这种欢喜驱散忧愁的力量。那幅楹联是这样写的: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世间无论多少烦忧事,只要心平气和、心包万物,总是能够一笑了之,总是能够放宽心,就如弥勒佛般开怀。

        除了这幅楹联充满禅机以外,宝光寺其他殿堂也有不少机锋妙语。如大雄宝殿前的楹联“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同样启示了为人处事的智慧。

        看了这么多弥勒佛像前的楹联,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悟。小编只觉得小小的楹联中有大大的智慧,而佛门寺院就是这样一个智慧的宝库。

     

        ■ 《长安与中国佛教》系列讲座视频欣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守好四个字,修好一颗心![264]

  • 容言,容事,容人[252]

  • 人,可以精,但不可以阴[366]

  • 笑口常开的他,到底是弥勒菩萨,还是弥勒佛[327]

  • 人,成于三悟,败于三忌[353]

  • 高处不为难别人,低处不为难自己[466]

  • 与自己和解,是一生的修行[366]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以开心[579]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512]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677]

  • 做个大海型的人[390]

  • 一个人越过越好的标志:嘴贵,耳明,心顺[494]

  • 爱自己,胜过爱你的手机[1239]

  • 人性最大的愚蠢,是自以为是[475]

  • 如何增长智慧?如何预防魔事?如何降伏烦恼?快读《宝积经》![566]

  • 说话的智慧:觉者说法的次第[650]

  • 做最合适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568]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606]

  • 知人不评,知事守口,知理不辩[654]

  • 一个人强大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60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