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03]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2]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7]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6]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40]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7]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51]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8]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50]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6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觉醒法师: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 作者: 觉醒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366   时间:2019-5-8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5月8日  佛学研究网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便偏离正道,不能福慧圆满。

        曾有师兄弟两个修行人,虽然一起跟着师父修道,但各自的修行方式则不同。师兄听说修福的人,将来会有很大福报,于是专门修福,而不重视智慧;师弟听说修慧的人,会很有智慧,于是专门修慧,而不重视福德。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修行,两人互不干扰。

        很多年之后,师兄因为专注修福,不看经典,不求智慧,到了老年之后,对各种道理不明,好坏也不分,像一个呆头呆脑的木头人,更不用说证得什么果位了。而他的师弟,认为智慧很重要,把智慧比成像人的眼睛一样。认为一个失去眼睛的人,走起路来一定很危险。修行的人,假如没有智慧,往往会走错了方向。由于他一心一意只勤求智慧,所以就把修福德的事放到了一边。到了最后,因为他的精进修持,结果证得了罗汉果。这个时候,他的师兄已经年老死去了,只剩下他一个,所以他就离开修行的地方,准备进城去,在人群中教化众生。

        可是修慧而不修福的他,在城市中走了很多地方,饥饿时想向人化缘,却没有一个人肯供养他。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自己证得了罗汉果位,却没有人供养自己呢?他于是向城中众人宣说自己是已经证果的罗汉,但是大家依然都不理他。

        师弟虽然是证果的罗汉,但是肚子饥饿时,心里对于众人都不肯供养他的事,就有些怨怪。因而,他便想去责问国王,为什么他的臣民,连证果的罗汉都不知供养。

        当他来到王宫时,在辉煌的宫殿门口,忽然看到一只白象。象身上披戴着很多璎珞和宝珠,叮叮当当地响着,而大象在宫殿门口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很安然。可当师弟入定观察以后,才发现这头大象原来是他那位专修福德的师兄转世的。由于师兄过去专修福而不修慧的缘故,所以,今生虽然托生于王宫,但也只是一头无知的大象而已。

        已证得罗汉果的师弟,看到这种情形,若有所悟地感叹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学佛的人,既要修福,同时也要修慧,所谓:“福慧双修”,然后可以成就圆满无缺,正觉、幸福、快乐的人生。否则,有福德没有智慧;或有智慧而没有福德,都是人生的缺陷。因为,一个只拥有福气而没有智慧的人,虽然生活如意富足,但不会为人处世,会被人疏远。反之,只拥有智慧而没有福气的人,虽然明白人生的意义,可是生活穷困,衣食不足,无以利己利人。因此,只有福慧双修,才能不断完善人格,福利大众,乃至觉悟成佛。

     

        ■《吴言生讲佛经》在喜马拉雅开播,讲解《金刚经》等六部佛经的精华要义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有一种缘分叫:明明相爱,却彼此伤害[441]

  • 人生的三次觉醒: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535]

  • "活着,为了什么?" 聆听四位大师的领悟[705]

  • 人生的三次觉醒:认识自己、修炼自己、善待自己[779]

  • 死亡能让每个人“觉醒”,但你不必等到那一刻[671]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890]

  • 当你成为爱,所有的资源都会涌向你![788]

  •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无念、无相、无住[1285]

  • 痛苦和情绪都是自己“想出来的”[1299]

  • 从觉醒到解脱[1227]

  • 今日腊八,藏着一个伟大的人生寓言:当释迦牟尼遇到王阳明[1833]

  • 人生的四次觉醒,越早明白越好[1645]

  • 人生的三次觉醒[2475]

  • 在家居士可熟读的十部经典[3129]

  • 人生的三次觉醒[3749]

  • 如何保持动态生活中的“觉醒”?[1367]

  • 福慧双修的重要性[3266]

  • 初学佛者,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2323]

  • 学佛是教育自己、纠正自己、调伏自心、觉醒自心[2002]

  • 佛教中国漫谈之14.不要背着“船”走[174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