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3]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3]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1]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5]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0]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4佛教诸宗 >> [专题]c4佛教诸宗 >> 正文


    禅宗“打禅七”与净土宗“打佛七”的异同
     
    [ 作者: 本焕长老   来自:网络   已阅:5119   时间:2019-5-1   录入:wangwencui


    2019年5月1日    佛学研究网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时间,以“七天”为一周期,也有延长七个“七天”,共四十九天,也有延长至十个七天,共七十天。一个“打”字形象地点出了这不同寻常的有严格规章约束的集中修行。
     
        “打七”其实是在禅宗与净土宗盛行以后才流行的。禅宗讲究专心参究,而净土宗倡导持名念佛,他们都提倡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专心参究或持名念佛,克期取证。对“打七”的称呼,禅宗叫“打禅七”,净土宗称“打佛七”或“打净七”。

        禅宗的“打禅七”极为隆重,每年“冬安居”都要举行“打禅七”的修行。为期还是七个周期四十九天。每打“一七”的开始称为“起七”,结束称为“解七”,各有规定的仪式。当禅堂对面的韦驮龛前挂出“起七”、“护七”、“监香”的牌示时,意味着进入“打七”的运作过程,等住持穿着便衣、草鞋,将“香板”掷在地上,叫一声“起”,标示“打七”开始。全体人员全身心地投入这“打七”之中,一片肃静。
     
        一个个禅僧鼻对口,眼观心,如泥塑木雕般端坐在座位上。这是“打禅七”的主要形式,叫“坐禅”。因为要用燃香计算时间,也叫“坐香”;要比平时多坐两次,故而又叫“加香”。只有监香师手持“香板”,悄无声息地监视着“坐香”;凡不合规矩的,开小差的,心不在焉的,都会冷不丁地挨上一香板。一支香后,又开始“跑香”,跑错圈,撞了人,踩草鞋,也免不了要挨上一香板。
     
        直到第七日,韦驮龛前挂出“解七”牌示,这第一周“打七”才算告一段落。小憩一下,又要进入第二轮……“打七”期间,每日的早晚课停止,也不出寺劳动,全寺上下都围绕“打七”转,直到期满。“打七”期间,身体虽是不动的,而脑子却是一个劲儿地“参话头,求开悟”。能否“克期取证”并有所收获,就是对你“打七”的成果的检验。

        与禅宗“打禅七”不同,净土宗的“打佛七”却是热热闹闹的。念佛堂内,由主七师指导,维那师指挥唱念,从早晨一直到子夜,昼夜不停,参加的善男信女们在引磬、木鱼的引导下,持名念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声接一声,连成一片。
     
        净土宗认为,“打佛七”是遵循佛的指示,是佛提供的一道修行方便之门。《佛说阿弥陀经》中说到:“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正如净土宗的二祖善导大师所说的,末法时代众生业障很重,心又很粗,念头很杂,一会儿想诵经,一会儿又想打坐,生了很多杂念,却失了正念,与佛的本愿不相应。而持名念佛,因为单纯简单,所以成就更大,功德更多。因此他提倡每个月中,要有七天,行净行道,只能吃一顿饭,昼夜专心念佛,一声接着一声,不要停止,不要有杂念,绵绵密密连成一片,让佛号充满虚空之中。这就是善导大师提出的“念佛三昧行仪”。“打佛七”是由此而来,但不像他说的那样严格。七天中,善男信女聚集在念佛堂中,专心精进,持名念佛,以求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一般说来,净土宗“打佛七”多在阿弥陀佛生日之前,农历十一月初十到十一月十六,僧俗都可参加;而在“冬安居”期“打佛七”,往往要打七个“七”共四十九天。在平时也可以“打佛七”。

        “打禅七”与“打佛七”,一静一动,方式不同,却殊途同归,在短时间的集中修持之中,寻求自证,寻求开悟和解脱。这一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信众认可,现在的寺院“打佛七”与“打禅七”渐渐多了起来,还出现了念观音名号的“观音七”与念地藏菩萨的“地藏七”。
     
        不管是“打禅七”还是“打佛七”,体验过的人总能感受到梵乐像一股暖流,注入血脉,心里自有一片庄严、宁静的境界。此时声声呼唤的不是住在某处的阿弥陀佛,而是久已疏远和蒙尘的自己。


         
    吴言生《长安与中国佛教》于世界读书日在两大慕课平台同时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禅宗对苏轼书法美学的影响[267]

  • 静波法师:禅宗并非鼓励人们空谈佛法|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437]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741]

  • 中国禅宗原始的宗风:梁代三大士[756]

  • 万里无寸草处去[594]

  • 清初曹洞宗寿昌、云门二系的传承及太平天国后江南禅宗尊宿[750]

  • 禅宗无相戒的流弊与后期修正[844]

  • 中国文化像一条龙,而禅为这条龙点了“睛”[1012]

  • 三个人,开启了中国禅宗乘风破浪千余年,你知道他们是谁吗[1089]

  •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878]

  •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1438]

  • 中日禅宗文化与“雪隐”语源考析[1155]

  • 禅宗在金代的弘传[1396]

  • 禅宗与佛教中国化[1880]

  • 禅宗的顿渐法门[1665]

  • 禅宗的棒喝[1757]

  • 禅宗与川端文学的镜象之美[2015]

  •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2213]

  • 禅宗与中国画:妙悟不在多言[2269]

  • 禅宗对佛教的独特贡献[211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