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1]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3]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0]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0]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6]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观音之谜!观音菩萨为何有千手千眼?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864   时间:2019-2-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2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观音是最为著名的菩萨。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菩萨,意译就是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开士。有时,菩萨也被尊称为大士。观世音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佛位的菩萨。观音菩萨功行几乎圆满,具足十方诸佛的所有功德。据数种本迹经典记载,观世音在久远世以前就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因大悲愿力,要安乐成熟众生,所以“慈航倒驾”现菩萨相,来此娑婆世界弘扬佛教。

        ■  千手千眼的由来

        关于观音菩萨具足千手千眼的因缘,据《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载,“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大体意思是,过去无量亿劫有千光王静住如来出世,以怜念一切众生,故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观世音菩萨一闻此咒,从初地超第八地,心得欢喜,遂发身生千手千眼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大誓愿,应时身上具足千手千眼。

        ■ 千手千眼的形象和含义

        千手千眼观音之形象、姿态、持物、印相等变化很多,主要有三面、十一面,手臂则有二、四、八、二十五手和四十手诸种,更有密匝如数作成千只手的。千手千眼观音造像是从唐代开始的,就流传至今的千手千眼观音形象来看,大致可分两种。

        一是实有千手千眼,其典型造像为首戴宝冠,冠有化佛,面有三眼,臂有千条,千手掌上又各有一眼。千手又分为法身八手,手最大,其中二手作合掌状,其他六手各执法器;报身四十手,稍细小,其中二手合掌,其他三十八首各执法器;化身九百五十二手,皆于手中各执兵器。

        还有一种简化了的千手千眼观音,实为四十手眼观音。造像多为正面两眼两手,左右各有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内有两手结印,一称甘露手,一称施无畏手,余下三十八只手,皆持有法物。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四十手所持之物或所呈之手相各为:施无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宝弓、宝箭、军持(瓶)、杨柳枝、白拂、宝瓶、傍牌、钺斧、髑髅宝杖、数珠、宝剑、金刚杵、俱尸铁钩、锡杖、白莲花、青莲花、紫莲花、红莲花、宝镜、宝印、顶上化佛、合掌、宝箧、五色云、宝戟、宝螺、如意宝珠、罥索、宝钵、玉环、宝铎、跋折罗、化佛、化宫殿、宝经、不退转金轮、蒲桃,另有加上甘露手而合为四十一手者。

        “大悲观自在,具足百千手,其眼亦复然,作世间父母,能施众生愿。“千”,表无量、圆满之义。“千手”,象征此观音大悲利他之方便无量广大,“千眼”象征应物化导时观察机根之智圆满无碍。

        千手观音常作为各种增益祈愿修法的主尊。无论是祈求财富、事业成功,还是修行增进,皆能成就。凤编礼请各位网友、佛友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礼赞观世音菩萨的诸种功德。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长安与中国佛教》(41集)讲座(吴言生主讲)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观音和地藏信仰[292]

  • “机锋”、“有情”这些俗语在佛教中是啥意思?带您一次厘清![1075]

  • 观音与湿婆——南亚宗教文化交流、互鉴例示[1028]

  •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1659]

  •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缪也![2086]

  • 观世音菩萨有什么生命特质[2477]

  • 人间罗汉的情爱[2594]

  • 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获得不可思议[2284]

  • 十大菩萨名号的含义,你知道多少?[3532]

  • 漫谈观音的示现[3227]

  • 亲近观音,体验十种自在[2909]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最不可思议的慈悲救度,愿众生皆得自在解脱[2947]

  • 世间种种法,无不从心生,一切法如幻,故说心如幻![2169]

  • 观音在耳,菩萨在行[2842]

  • 何为“菩提萨埵”?[3305]

  • 普陀洛迦山:一座享誉海內外的"海天佛国″观音文化主题大"观"园[13834]

  • 不可思议的“十九”!你知道观音菩萨的三个重要节日,为何都在十九?[2768]

  • 观音菩萨与娑婆世界的因缘与特点[2768]

  • 中国"观音学″与"中国化″观音文化信仰蕴涵[7630]

  • 出家人眼里的爱和情什么样?两种爱法,两种结局![262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