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01]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14]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7]

  • 邂逅秋,邂逅美好[10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6]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23]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2]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7]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23]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65]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42]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细述周恩来总理的“佛缘” | 周总理逝世43周年纪念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845   时间:2019-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1月8日  佛学研究网

        43年前的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大地含悲,山河呜咽。寒风凛冽的长安街头上,人群拥挤中哭声、喊声一片,十里长街百万人群脸上洒满了泪水,深情追悼伟人周总理的逝去。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1939年春,周恩来到南岳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当时南岳寺观里的和尚道士以巨赞、演文法师为首,组织了一个救亡团体——“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决心为抗日事业尽一份力量。但是他们的意见很不一致,演文主张成立一支僧军,奔赴抗日战场,直接同日本鬼子拼杀,而巨赞不同意,认为杀生是犯了佛门戒律,彼此争执不休,便请周恩来“裁决”。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上封寺。他高度评价了僧人们的爱国热情,又提出不必成立僧军的主张。谈话将要结束时,巨赞请周恩来题词。周恩来没有推辞,接过笔默想片刻,洋洋洒洒地在宣纸上写了八个大字“上马杀贼,下马学佛。”巨赞望着题词,沉吟了一会道:“弟子斗胆请教,先生题词‘杀贼’与‘学佛’联系在一起,于教义是否相符?”

        周恩来笑着解释说:“阿罗汉的第一个汉译是‘杀贼’。不杀除烦恼之贼,就成不了阿罗汉。我写的是‘杀贼’。不是‘杀人’,这个‘贼’当然是指佛教中不能容忍的歹徒。现在日本强贼正在大批杀我同胞,我们不把杀人的贼杀掉,怎么普渡众生?这是善举,杀贼就是为了爱国,也是为佛门清静。你们出家人只出家没有出国,所以同样要保国爱国。抗战就是杀贼,杀贼就是抗战爱国。”

        周恩来把“杀贼”与“学佛”紧紧联系起来,使得巨赞不得不从心理上承认杀贼的合理性,接着又把“杀人”与“杀贼”这两个关系一区别分清,将“杀贼”提高到“普渡众生”、“善举”这样的佛家最高教义上来认识,最后说到抗战救国的大目标上来。真是步步为营,循循善诱。巨赞听后激动地说:“周先生真是博学,精于教义,通晓佛理。我明白了,只有上马杀贼,才能下马学佛。我们出家人也要投身抗日,手持戒刀,上马杀贼。”

        与十世班禅的情谊

        1950年4月27日,班禅一行首次到达北京,当晚就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并宴请。周总理的风度一下子就吸引了年轻的班禅。他们作了长时间的亲切谈话,从风俗习惯、生活琐事,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与西藏的前途,从食宿和活动安排,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无话不谈。正是这种真心真情付出,从第一次见面开始,直至以后的许多次见面、谈话,包括总理为数不多的批评教育,都深深影响着班禅。

        “文革”期间,班禅受到严厉批斗,处境危急。周总理得知后迅速把他安排到军营保护了起来。后来,班禅动情地回忆说:“我在‘文革’中没有死掉,能活着出来,现在能同大家在一块开会,主要是周恩来总理的恩德,是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想着我,关怀着我……”

        可以看出,周总理与十世班禅的情谊是在长期的交往和无数的考验中凝聚成的,是真正的至交、忘年交。

        保护佛教珍贵文物

        1966年10月的一天,一群号称要“彻底砸烂四旧”的人举着铁锤挥着铁棍,风风火火地冲进了灵隐寺,情况十分紧急。       

        省里立刻电告中央,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接到来电立即指示:灵隐寺坚决不能砸,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下来。就这样,工作人员轮流换班连续守护了几天几夜,总算把灵隐寺保了下来。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抱病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时,面对24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中外记者大声宣布:“云冈石窟艺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护下来。” 

        从1974年开始,国家投入巨资对云冈洞窟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修复。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大规模维修保护,遭受严重风化的石刻雕像终于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关心佛教文化建设

        《佛教百科全书》中国条目的编写,是周恩来接受斯里兰卡总理的提议开始的,周总理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国佛教协会。很快,中佛协就成立了"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聘请国内著名学者,如吕徵、法尊、巨赞、周叔迦、喜饶嘉措、黄忏华、持松、明真、隆蓬等人,分别担任撰述、编辑和英译工作,写成汉文条目400余篇,约200余万字。

        1980年,国内公开出版《中国佛教》四册,受到学术界好评,有的全国重点大学哲学系也把它列为参考书目。

        周恩来总理还与近代佛教大护法赵朴初居士交往深厚,并赞誉其为“国家的宝贝”。他们三十余年的交往史,也是新中国佛教的一段发展史,两人心系佛教事业,经常在一起讨论佛教,对于中国佛教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3年5月13日,周恩来、郭沫若接见中国学者赵元任和夫人赵步伟女士,期间,周恩来交待赵朴初把金陵刻经处恢复起来。

        1975年1月,全国第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身患癌症晚期的周恩来,仍坚持接见参会主席团的每一位人大代表,当和赵朴初握手时,他意味深长地叫了一声"赵朴老"……  

        周恩来总理一生为了革命事业鞠躬尽瘁,赢得全国人民的敬仰和尊重,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在他崇高品德、光辉人格的背后,体现的是一切为了众生的菩萨胸怀,而在他的青年成长时期也屡次接触佛学,《周恩来早期文集》里就收录了他的三篇学佛日记,从中可见周恩来总理对佛学的研究程度。

        丁巳十一月十九日戊申

        气候:晴阴不定。温度:四十五度。

        提要:
        (修学)悟则为佛,迷则众生。

        (治事)晨起往青年会,见伯鸣、天池。午后涤愆、蓬仙、涤非来。去后取《南开思潮》阅之。晚访铁卿于其寓。

        (通信)接涤愆、润泽、安甫、春生、白涛贺年片,乃如、念远、〔季〕贤信各一。致安甫、〔速〕达信片一。

        今日是阳历的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七年也,我的日记就从今日记起。但愿自今日往后,一天不缺,留个纪念。等着老年的时候想起幼时的光景,翻一翻这本日记,想着或者有点儿趣味。若是说留着事迹给人家看,这个我是万万的不敢想,亦不愿真够儿有这个事。我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以安他们的心,也不枉人生一世。有生以来沾着这个“情”字,至于赤子之...

        丁巳十一月二十日己酉

        气候:早雨晚晴。温度:三十八度三。

        提要:
        (修学)佛门十戒: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嫉、恚、痴。

        (治事)早,涤愆、冠贤来。既去,读母亲遗墨。下午,见伯鸣,遇朴山,偕至浅草观电影。

        (通信)接剑帆信一。

        晨间起来后,童冠贤来,等吴涤愆,打算同到江勉君的住处,约他做南开同学会的庶务,不一会儿涤愆来了,两个人商量一同前往。忽然想到书记一职,陈铁卿还没答应担任,所以先打算去劝铁卿。本来这书记的事,冠贤干事长先叫我干,我想想我要预备功课,三月里还打算考师范,实在没有闲功夫,便辞绝了。就是评议员,我还打算辞去,等到后天开会时向大家说说,不定可辞去辞不去。他们走后,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十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儿子没有?

        戊午正月初一日己丑

        气候:阴云满天。温度:四十二度三。

        提要:
        “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
        “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 有如三宝。
        “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

        (修学)万象都由心自造,寂寥天地不关情。

        (治事)昨夜与蓬、山两兄谈至今晓三钟始睡。九钟起,早饭毕,涤愆来,三人同至其寓,自炊饭食,甚欢。下午往神田。晚归来静坐。

        (通信)接拱宸信一。致硕陆、问凯信共一。

        我们家中有两句俗语:“大年初一不高兴,一年晦气”。现在又是大年初一了,叫我高兴我从哪里高兴起;叫我不高兴我的不高兴的事情可多了。守着家规暂把那不高兴的事情不去想他。先乘着今天是元旦,立个这年内应行的方针。我平生最烦面的是平常人立了志向不去行。我嫌他是多事。今天我也立志了,但是我这志是早定了。不过今天想的是这一年内进行的方针问题,既然比那铺张门面的话小,事情究比较着得亲切而易行了。我先把它写出来,做个旧历元旦的开笔篇吧:

        第一,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第二,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第三,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竟源于佛教,人人都会说,真正含义却很少人知道[2079]

  • 万行法师:中国文化的四个阶段:层层递进,找到自己[1718]

  • 从北纬3O°纬线上走来的"大别"山南江北"葫芦村落"[4299]

  • 神秘三十度纬线与大别山塔水桥村落文化[3949]

  • 佛教中国漫谈之1.一句阿弥陀佛传承的是文化[2598]

  • 圣辉法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佛教不能缺位[2539]

  • 陈寅恪:采佛理之精粹以之注解四书五经,佛教实有功于中国甚大[3225]

  • 在大相国寺感触历史与文化[2775]

  • 大别山:一座得“山水”名扬天下的自然与文化复合型博览园[9674]

  • 峨眉山:  一座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佛国天堂"[10590]

  • 中国"观音学″与"中国化″观音文化信仰蕴涵[8268]

  • 知识分子眼中的佛教:原来佛教只佩戴一把剑[2981]

  • 魏道儒: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3148]

  • 鉴真大师圆寂纪念日!回忆那些年他给日本带去的影响[6905]

  • 论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3684]

  • 文化遗产法视野下的宗教文物保护[4918]

  •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美美与共——以三教融合为中心[6617]

  • 应保护佛教名山文化这一无形资源[3203]

  • 重提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兼论传承发展中国佛教文化的两个向度[3744]

  •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1017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