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06]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30]

  • 十问时间[115]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09]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2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5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50]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43]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23]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62]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65]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我们的生命,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状态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654   时间:2019-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1月4日  佛学研究网

        由于我们自心的无知,我们将自己陷入到一种挣扎的困境中,而禅的风骨则让我们明白,所谓的束缚,都是我们强加给内心的。

        在生活中过分地强调自我,就等同于将自己投入了牢笼,而这个自我牢笼是世间最难突破的东西。静下心来去想,我们从生到死,似乎大部分时间都活在了自我的牢笼中,但其实,我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从这个牢笼中跳出来。

        爱,本来是人类的天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可一旦我们决定把所爱的对象占为己有时,爱便成了束缚。爱若没了自由,它就如同失去空气的花朵,终会凋零。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是活在当下,活在自由中的。唯有这样,他们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才契合禅的精神。比如王尔德,他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可他太执着于结果了,因此他的作品就缺少一种禅的精神。

        许多人之所以活得不自由,是因为他们经常陷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中。可是以禅的智慧来看,世间万事都有一个由此向彼、由黑向白的转变过程。

        以禅的风骨来说,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是要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出发,而并非源自于书本知识或者他人的传授。

        禅让我们追求那种真正对生命具有启发性的东西,因此,任何刻板和教条,都不是禅的本意和真实面貌。

        真正的自由就是,打破自我牢笼,从自我束缚之中解脱出来,认识到他人与自己都具有同样的价值。这时候,固执的自我是不存在的、是被否定的,当自我走向无限时,自由就在我们左右。

        禅宗六祖慧能在年轻时曾被人讥笑为“穷乡僻壤来的岭南人,怎么具备觉悟智慧的能力”,慧能当即反驳说:“人有南北的区分,可觉悟智慧的能力,却不会因为地域的差别而有所不同。”那时慧能被认为是粗俗之人,可他却能出口不凡。这是不是也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轻视身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呢?

        有个求道之人,他总是不断地向外求索,后来他发现,不论是修行,还是治学,这感受都好比是饮水一般,是冷是热,只有自己才能清楚。只有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重视自己的内心,这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中国唐代的慧能禅师见两个和尚在争论,一个说:“旗子飘动,是风吹来的缘故。”另一个说:“风没有动,是旗子在动。”慧能禅师却说:“旗子没有动,风也没有动,而是你们两人的心在动。”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极少察觉到这个道理: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与我们有什么相干,如果专注地在做手头的事情,又怎么会关心是风动还是旗动呢?可见,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可能不懂禅理,但他们却能活在专注之中。

        我们的生命,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状态。每个人总有灰心失望的时候,当我们觉察到这种状态,并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个短暂的存在”,那么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别指望着有谁能够拯救我们,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靠着别人来操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独处,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331]

  • 庄子的三条鱼,王阳明的一朵花[315]

  •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你自己[322]

  • 生命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旅行[391]

  • 不懂爱就是伤害,真正的爱不是约束、占有和控制[573]

  • 宽恕,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自由[546]

  • 寂静法师谈七大天律,一切都在天道中[704]

  • 骨子里的高贵[559]

  • 懂得了因果,就懂得了自制[655]

  • 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733]

  • “机锋”、“有情”这些俗语在佛教中是啥意思?带您一次厘清![1064]

  • 心宽处,皆是路[821]

  • 三个人,开启了中国禅宗乘风破浪千余年,你知道他们是谁吗[1070]

  • 净慧长老:六祖大师“二种三昧”[1139]

  • 当你成为爱,所有的资源都会涌向你![925]

  • 人生要从淡薄中淡到最淡[896]

  • 真正的修行:不是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1170]

  • 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是通往智慧的大门[1166]

  • 慧能伦理思想的当代审视[1228]

  • 一个人,真正彻悟这两句话,福报悄然而至,好运不请自来![193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