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04]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50]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7]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5]

  • 十问时间[159]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9]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4]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21]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山门歌者:五台山里闲说禅……
     
    [ 作者: 山门歌者   来自:网络   已阅:2904   时间:2018-1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18年12月6日  佛学研究网

        在寺院多的地方生活,是很惬意的事情。所有的事不紧不慢,忙与焦虑,都没有用。

        山里日渐变冷,要忙的事情就更少了,不必忙着种菜浇水,也不用早起去摘蘑菇.秋收冬藏,忙碌的春夏秋造就了一个闲适的冬日。

        朴素的草垫子,宁静循环着的音乐,寒风卷着树叶儿跳舞,麻雀在地上蹦蹦跳跳觅食,我就和朋友坐在窗边,一边煮茶,一边看书,无声很美,无声也很磨人,让人耐不住。

        我们身在红尘世俗,缠身的坏习惯还挺多,所以往往不能像坐禅一样安住身心。于是闲坐的时候,就忍不住闲话。

        而这闲话,大多围绕五台山和佛教。

        我们这一群人关心的,自然与佛教有关,说哪个寺院突然来了个精神不稳定的人,非要皈依,非要出家;再说哪座山上新建了庙,而这座庙又没有正常手续,是个不合法的场所;当然最多的时候,我们说的是骗子。

        五台山的骗子真是形形色色,每每都能给人“惊喜”,教人防不胜防,而好人呢,竟然没有被裹挟,也不少。

        最令人称奇的是,不在于骗子多,而是骗子与好人、借佛敛财的与清苦修行的,这本该势不两立的存在,居然在五台山和谐共处,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环境生态。

        这简直就是除文殊菩萨外,五台山最大的一个特点了,仿佛一个微缩的十方法界,能于刹那之间,让人从地狱到极乐走一趟。

        我们说,这就是文殊菩萨道场的智慧了,如果能参透这样的环境,那基本就通晓何为“不二法门”,着实是了不得的大成就。

        但也有师兄说,我们的想法并不算智慧,只是鸵鸟心态,是真的在假装看不见,而不是“禅机中的看不见”。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智慧去认识、解决这些乱象,我们仍旧分不清哪个是示现,哪个是纯粹的坏事儿。佛门需要慈悲善目的菩萨,也需要执善惩恶的怒目金刚护法。

        正法需要护持,如果都自以为懂得凡圣同居,视而不见,那谁来“护法”呢?

        讨论挺多,但各有各的想法,对于骗子,我们却都是一致的态度:又佩服又悲哀。佩服他们层出不穷的手段,悲哀被骗者与行骗者的因果循环。

        比如最末一等的骗子,占庙为王,挟佛自重,进去了那就由不得你,不掏钱不放人。

        而最轻松的骗子,盖一座假庙,编几个故事,坐等钱来送上门。

        最懂心理学的骗子,全靠潜意识恐吓,一上来动辄大声叱骂,直骂得你一头雾水,以为遇到了什么“神奇景象”,然后再摆出宽容慈悲模样,嘴里说不忍见你遭难,再然后你上钩了,想要避免祸事,那就需要大师来指点指点了。

        自然,这“指点”总离不开钱财。

        别说,骗子抓人心理挺准,毕竟想要好生活,方是人们的头等大事,人有贪心妄想所以很容易被骗。

        而骗子呢?大多下场不太好,我有个熟人就是骗子,俗称:拉黑牛的。他前脚骗了七千香火钱,后脚出车祸,正好赔钱七千块。现世报来得如此之快,简直令人迷信。

        但即便如此,仍旧有大量的人沦为骗子,前赴后继。为什么呢?还是因为贪心与妄想,因为贪,贪到不惧因果,这一点,行骗的与被骗的是一模一样,都不值得同情。

        我觉得这种种现象,恰与荒野杂草一样,无有好坏之分,同与天道运行罢了。自然可以容纳一切,佛法更是如此。而岁月留声,风雨不消,我们平凡的年华里,若能少点造作烦恼,多一缕清欢,那我们与菩萨的距离就更进一步。

        若只纠结于骗子,既不用行动去破除,也无法做到平常心以待,那才着实愚蠢。

        朋友就时常烦恼自己的花花草草如何打理,但她却忘记了,腊月虽近,但屋暖花开啊,何须早也愁晚也愁?

        我们是凡人,要在漫长的光阴轮回里,体味千百态的人生,所以不妨在禅意驻留的心里,修一份素简,沉静内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常有一颗禅心,心空万物,自然没有烦忧。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世间与出世间“环境”:五台山与“神圣”佛山的由来[846]

  • 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1292]

  • 禅心:真正的善良,大多是沉默的![1886]

  • 佛源老和尚:一片禅心月色高[2222]

  • 憨山大师与五台山[3880]

  • 禅心中的大悲智[2187]

  • 什么是你的心[2011]

  • 文殊菩萨感应故事:至诚遇圣[2492]

  • 中国"文殊学"与文殊信仰"中国化"诠释意涵[6198]

  • 从佛学"五眼"看"五台山″的信仰意蕴[6319]

  • 在五台山,遇见真菩萨![2783]

  • 明海法师:我在五台山闭关的体会[2964]

  • 五台山的“千古未解之谜”,你领悟了吗?[3073]

  • 佛言:是非日日有,不听自然无![3553]

  • 人不可不读书!8本书带你走进佛教[5030]

  • 土地上的修行道场!现代农禅生活能给人哪些启示?[2808]

  • 东坡茶,禅心以一贯之[2843]

  • 温庭筠的禅心与禅意[3183]

  • 坚持一颗禅心[2424]

  • 念佛还是唱佛?为什么佛号要唱出来?[288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