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00]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12]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08]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17]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4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28]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70]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6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7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79]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30]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8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金庸武侠小说中满是佛理禅机,你看到了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465   时间:2018-11-5   录入:wangwencui


    2018年11月5日  佛学研究网

        金庸小说中蕴涵着儒、道、释、墨等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中尤以佛学为盛。

      金庸在和友人的一次论道中曾谈到,中国近代高僧太虚法师和印顺法师都提倡“人间佛教”,主张佛教要入世,要为社会、民众做贡献。即大乘佛教所提倡的“普渡众生”,他认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实际上在他的作品中,对于佛家的“功德”就另有一番解悟。

      乔峰一生杀人无数,酒量千坛,奈何少林无名神僧赞之“菩萨心肠”,被誉为“最有佛性”的人物,保境安民,以一人换两国数十载安宁,正是佛门最上乘之“无畏施”。神雕侠杨过,襄阳城下飞石而毙蒙哥,杀一独夫而息两邦苦战,救万千黎民于水火。此等功德,岂是吃斋戒酒可得?

      悟是佛家很玄妙的字眼。金庸说:“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我觉得开悟之前,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开悟之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金庸这话是说人许多时候看山看水,因为心境的不同,山和水都被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等到明白了世间真谛之后,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金庸进一步论证道:“德国康德的本体和现象,其实说的就是这些。”当问及金庸为什么如此喜欢对佛的研究时,金庸解释说:“研读这些佛经之后,我觉得看待许多事情都变得清朗,连死都不怕了,不在计较名利得失,心里坦荡荡的,无所挂碍。”

      基于此,金庸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悯”思想来开导读者,从而增加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难怪北大教授陈平原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倘若有人想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佛道,不妨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

      《倚天屠龙记》中的九阳神功,夹于《楞严经》之中。而《楞严经》则是佛教中极其重要的一部经典。宣化上人曾说:若是明白楞严经,就是明白佛的顶。

      张无忌为了解救义父谢逊,苦战少林三僧,而谢逊则在石窟中念诵《金刚经》,劝张无忌莫生分别心。

      《笑傲江湖》中,仪琳为求令狐冲早脱苦海,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尽显慈悲。

      《天龙八部》,本为佛教术语。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

      细心的读者或许能发现,《天龙八部》每一回的目录串起来,可以合成五首词。

      最后,就以《天龙八部》目录编成的五首宋词,一同追忆金庸先生。愿先生千古。

      第一卷——《少年游》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第二卷——《苏幕遮》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第三卷——《破阵子》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

      第四卷——《洞仙歌》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且自逍遥没谁管。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梦里真真语真幻。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糊涂醉,情长计短。解不了,名缰系嗔贪。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第五卷——《水龙吟》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

      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以禅喻的诗——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佛理[964]

  • 电影中的佛理[1659]

  • 茶思禅味 浅悟佛理[2854]

  • 陈寅恪:采佛理之精粹以之注解四书五经,佛教实有功于中国甚大[2858]

  • 吃中隐禅机,舌尖可悟道[1820]

  • 从佛理看“网抑云”语言[2324]

  • 在家无聊?试试这个连答案都烧脑的禅宗问答[2472]

  • 禅宗公案:君闻木樨香否[3000]

  • 品一杯禅茶 参一种禅机[2666]

  • 洞水逆流的禅机[2687]

  • 生活处处有禅机[2595]

  •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3251]

  • 吃茶与禅机:古代佛门茶话 [夏金华][3434]

  • 吃茶与禅机——古代佛门茶话 [夏金华][5427]

  • 佛理禅意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4125]

  • 一尘不染证禅心[4055]

  • 从佛理的眼光看《三打白骨精》[多识仁波切][3158]

  • 禅机新说[3068]

  • 草籽中的禅机[3306]

  • 茶思禅味 浅悟佛理[328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