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06]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31]

  • 十问时间[115]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11]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2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5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5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44]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24]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62]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66]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嘎玛仁波切:冲破自我设限的重围
     
    [ 作者: 嘎玛仁波切   来自:网络   已阅:2113   时间:2018-10-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18年10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我们匆忙的一生,大多数人最上限不会超过36500天。在用数字化具体而直观的生命基数中,不知道又有几人能看清,时间的紧迫和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此生努力的方向和真正的价值所在。

      从生命诞生那一刻起,我们就懂得索取和占有,大多数婴儿从出生时就会紧握双拳。这是一种本能,作为六道众生都具有的本能——贪执。投身为人类,这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喜的是,因为我们还在三善道,在这个不前不后的排序中,我们有机会知道自己为何会投身为人,而且也会有机会为我们的来生做准备。但忧的是,我们仍在轮回,仍在受业力牵引,同时,内心也被所有的业力习气蒙蔽了明亮的“心中眼”。因此我们在各自成长的一生中,受限于各自业力习气所布局的困扰——贪嗔痴慢疑的围困,让我们不自知的反而自我设限,把这些不善的起心动念继续向外扩展。看似以为占了“便宜”的反馈在对境和人事中,其实最后被这些不善所反噬的只有我们自己。

      当贪心作用时,占有欲会膨胀,会想要不断索取,而且不自控的把更多各自的错误和扭曲的认知强加在外物和人事上,因为我们的目地只有一个,满足自我的任何需求。当目地达到时,我们会暗自窃喜,但是在贪念升起的那一刻起,自我设限模式就开始了。当我们的贪念不被满足时,那种内心的焦灼和被掏空而无法得到满足的空洞感,是很难一时间被抚平的。在贪的作用下,能喂养一时的贪念,那是巧合,但被掏空和无法得到满足的内心空虚感却会一直膨胀和持续。“人心不足,蛇吞象”,大家试着体会一下,假设蛇能够吞象,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被撑死啊,这就是不自量力。所以,我们的贪念也是如此。就像很多人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无止境,但是最后如果命里的福报不能承载太多的巧取豪夺,那么很多结果都是一样的凄凉,不是锒铛入狱,就是家破人亡。因此,对于贪念的认知,大家要懂得克制,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啊。

      嗔心的作用,在我们无知的意念中,以为可以用来以强制强,或是稳固我们内心的自我防线不被侵扰。但是很多时候,被我们的嗔怒所攻击的对象不仅仅是受害者,有可能也是反击者。所以,当嗔心的自我设限开启时,我们不仅仅会被愤怒的火焰吞噬自心,那种被烈火焚烧般的怒火攻心,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是多么煎熬和痛苦,而且当我们以嗔心对他人时,也有极大的可能被同样的嗔怒反击,这样的结果除了两败俱伤,没一点好处可言。

      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切烦恼的所依,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痴又作无明解,是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佛法里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当我们开启傲慢之心时,看似高冷的姿态,其实孤立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傲慢对被傲慢的对象不会有丝毫的影响。唯一受影响的结果,只会让我们处在孤芳自赏的困境之中。同样,当我们嫉妒他人的拥有时,同样不会对被嫉妒的对象有任何左右和影响,只是我们内心会处在无限的攀比和酸溜溜的求不得苦中,痛苦难耐。

      大多数人的一生,基本都陷在这些因烦恼习气而自我设限的围困之中,可以说占了我们人生大半数的时间。但凡有些因缘福报,可能我们会幡然醒悟,让人生努力方向有所扭转的机遇能更早一点,不至于把短短的一生,都荒废在贪嗔痴慢疑这些所有因不善念左右的困境之中,而且把人生存在的价值也建立在错误的出发点上。有句特别幼稚又有名的荒唐话叫:“人善被人欺”。大家要知道,人心不善,一定会被自欺!因为,所有的不善念,在被启动的同时,就具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当我们把这些不善向外投射时,迟早都会以相同的力道或成倍的作用力返回到我们自身当中。

      我们每个人的烦恼都来自于各自不善念的作用,这就是活生生的自我捆绑和自我设限。因此,活好此生,不枉费此生的最好方法,就是冲破我们各自不善念的自我设限之重围。争取以更多的善心善念,来救赎自我。善与不善的作用,都是力的相互作用,我们传递出去什么,回馈的就必定是什么。人生不过区区三万天,而且很多人只活了一万多天,就到了人生大限,或是更少。所以,何必把时间浪费在那么多损人不利己的起心动念当中呢?人生苦短,做一些有意义的取舍,以善念之力取代我们无趣的不善之念,或许,也是能把我们人生之旅拓宽的最好方式了。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别测试人心,别高估人性[231]

  • 存善心好,还是行善好?[609]

  • 在逆境恶缘中保持善念[842]

  • 认识“缘起”,了悟人生的意义[1002]

  • 这就是负面情绪的根源[1154]

  • 要善念不要空念[1800]

  • 我们放不下的六种根本烦恼[1544]

  • 佛法是治疗心病的方法 修行是治病的过程[2389]

  • 一个人的福气,在善行善念里[4409]

  • 培养自己的定力,要从这里开始![2410]

  • 敬畏因果,要对心中每一念负责[1934]

  • 惟觉长老:因上努力光明人生[1891]

  • 培养自己的定力,要从嘴巴开始,训练自己有一张“禅定”的嘴[2190]

  • 有善心,有善行,自然有善果[1917]

  • 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因果,口业的果报,因小果大[2002]

  • 口德决定运势,善念改变人生![3396]

  • 任凭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这三样东西[1543]

  • 这样的护身符最可靠![1879]

  • 每动一个善念,都会开花结果![2286]

  • 一个故事告诉你:原来能念佛的都是有福之人![247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