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1]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4]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4]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1]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2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1]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2]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3]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佛像:佛陀品质的象征
     
    [ 作者: 济群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481   时间:2018-7-31   录入:wangwencui


    2018年7月31日  佛学研究网

        佛像,即佛陀造像,为住持三宝之一,象征佛宝。关于佛像起源,《增一阿含经》记载:释尊在世时,曾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未还,信徒优填王与波斯匿王思佛心切,各以牛头栴檀与紫磨金塑佛形象,用以供奉,见之如对佛前。

      佛陀入灭后,佛像更成为神圣的象征,为信徒瞻仰、礼拜、供养。

      佛教造像之首要目的,在于“令十方瞻仰慈容者,皆大欢喜,信受皈依,广种善根,潜消恶念”。这种寓教于形的亲切方式,使佛教得以从精神圣殿走向社会,向民众传达慈悲喜舍的内涵,示现彼岸净土的境界。

      在所有的佛教寺院中,不论是南传、汉传还是藏传,无不供奉着相好庄严的佛菩萨造像。虽然造型各异,体量有别,既有高哉伟哉的巨型塑像,也有不及盈寸的精雕细刻,但都体现了信徒心目中佛菩萨的慈悲形象。

      那么,佛像是否等同于佛陀真身呢?关于这个问题,禅宗“丹霞烧佛”的公案能给我们以启发。丹霞禅师为唐代人,曾至洛东慧林寺挂单,因天寒而烧殿中木佛取暖。住持见之怒曰:因何烧佛?师云:烧取舍利。住持诧异:木佛何来舍利?师对曰:既无舍利,再取两尊烧之。住持闻言有省。禅师的所行,是为了破除世人执相之弊——仅执土木造像为佛,却不见自性真佛。当然,对于禅宗祖师为教化愚蒙而采用的特殊方式,我们切不可轻易仿效。

      因为佛像虽非佛陀真身,却是我们见贤思齐、忆念佛陀品质的重要增上缘,激励我们闻佛所言,行佛所行。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像胸前的“卍”字有什么奥秘?[290]

  • 恭迎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佛陀出家成道的殊胜因缘[306]

  • 二月二 龙抬头丨细说龙与佛陀的不解之缘[298]

  • 不读《悲华经》, 不知佛陀的五百大愿与无尽悲心[397]

  • 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成道,证悟了什么?[434]

  •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779]

  • 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661]

  • 佛陀的广长舌相[716]

  •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920]

  • 佛陀教授的放牛之法[1015]

  • 怒火该如何熄灭?佛陀有方法[1038]

  • 向佛陀和祖师学习劳动[1663]

  • 佛陀的师承与超越[1473]

  • 为啥不能对着寺院的佛像拍照?[1526]

  • 佛陀会不会骂人?[2398]

  • 佛像不是偶像[1867]

  • 六一儿童节,你我都是佛陀座下的“童子”![1870]

  • 佛教中国漫谈之25.为何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2023]

  • 佛陀住世时期的古印度思潮[3242]

  • 中国“第一”尊佛像是什么样?[321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