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1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2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17]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1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8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17]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1]

  • 过好每一个当下[189]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0]

  • 走路的力量[12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E2敦煌佛教 >> [专题]e2敦煌佛教 >> 正文


    探秘敦煌飞天源起何处 [韩添]
     
    [ 作者: 韩添   来自:新浪佛学网   已阅:5008   时间:2018-4-20   录入:yangsihan

     

    2018年4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壁画是敦煌艺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统计,敦煌数个石窟群共有历代壁画作品五万多平方米。这些壁画作品数量之丰富,技艺之精湛,艺术水平之高则更加为世人所称道。

      在异彩纷呈的敦煌壁画中,婀娜飘逸的飞天常常为世人所瞩目。作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之作,敦煌飞天的背后有着深远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

      譬如,在偏远的边陲小镇,如何孕育了长袖飘摇的飞天形象?为什么飞天不同于羽人形象,也不同于传统的腾云驾雾的神仙形象?回到佛教发源地印度的文化语境和佛教本土化的进程。我们提及敦煌壁画,风姿绰约、婀娜曼妙的飞天无疑是其代表之作。仅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就有270多个窟绘有飞天。

      据统计,敦煌各石窟现藏飞天4500余身,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轻曼的彩带飘摇,婀娜的身形矫捷,没有翅膀也没有光圈,借助彩云却不依靠彩云。

      而历数中国神话体系中可以飞行的神仙,不是依靠翅膀便是依靠腾云驾雾。那么,敦煌的飞天形象究竟源起何处?从飞天这一大目说起,印度将化生到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玄奘法师于《金光明经疏》中亦写:“外国呼神亦为天。”

      根据佛教的宇宙模式,天的种类极多。如欲界中有所谓六欲天,从下而上依次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界之天又分为四禅天,共计十七天。而在无色界,则由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等四无色天构成,由于它们超越了物质,所以没有住处。

      而六欲天中的四天王和三十三天,因其住在须弥山上段则称之为地居天,而夜摩天至第六天因居住在空中,故称空居天。总之,诸天所居位置越高,则其身体越大,寿命也渐次增长。

      作为佛教艺术中一个独特形象,当代学者对飞天有两种观点。

      一部分人认为飞天是天龙八部当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是香间神,紧那罗则为妙音神,所以佛教艺术中飞天常表现出唱歌、跳舞、演奏、散花供养这样的形象。

      但也有些学者认为不仅是乾闼婆与紧那罗,飞天当指佛教诸天,天作为低于菩萨的护法神,在佛国世界里可以来来去去自由飞翔。

      因此除了乾闼婆与紧那罗,别的天神也可以飞行天空。比如早期健陀罗艺术的雕刻中,帝释天和梵天也可以雕刻成飞天之状。

      而敦煌飞天,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中外艺术形象融合的产物,从其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而更倾向于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

      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

      神话传说中称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佛教将这二位天神化为已用,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

      唐代慧琳法师《音义》载曰:“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间乐天,有微妙间响,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

      “次此天女,多与乾闼婆为妻也。”乾闼婆与紧那罗被佛教列入天龙八部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身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信息来源:新浪佛学网)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敦煌观音讲唱文学的宣教特色[579]

  • 追索敦煌莫高窟前史:展现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汇[1919]

  • 佛教的资本主义——从犍陀罗到敦煌[2797]

  • 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现状与未来[4239]

  • 丝路脉动:从龟兹到敦煌[3706]

  • 敦煌壁画里的健身印记[3320]

  • 敦煌文化艺术展:3个敦煌“洞窟”进入上海中心[2885]

  •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罗影响[3529]

  • 中国历时13年整理出版大量流失海外敦煌古藏文文献[2837]

  • 93岁敦煌石窟保护专家孙儒僩:一生危崖千窟游[2981]

  • 28岁小伙迷上敦煌壁画:白天说不尽 晚上画不够 [沈杰群][3530]

  • 敦煌壁画现中国最早玄奘取经图,揭秘西行艰苦历程[3175]

  • 漫谈敦煌菩萨[5170]

  • 敦煌之美 首先是菩萨之美[3554]

  • 敦煌壁画现中国最早玄奘取经图 揭秘西行艰苦历程[3753]

  • 敦煌壁画内外的劳动者:千年不辍的“孤守”[4642]

  • 敦煌写经:极具书法墨迹的艺术价值 [米广弘][4482]

  • 藏文史籍中的敦煌观音修行院[3170]

  •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鸡形象[4163]

  • 李云鹤:我在敦煌修壁画 [柴秋实][289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