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12]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08]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17]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4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28]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70]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6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7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77]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30]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85]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6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第二届佛教文化昆明论坛举行
     
    [ 作者: 佚名   来自:中国民族报   已阅:2384   时间:2018-1-23   录入:wangwencui


    2018年1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1月18日至19日,以“走进新时代服务美好生活的佛教文化——养老、助残、扶贫”为主题的第二届“佛教文化昆明论坛”在昆明举行。本次论坛由云南昆明佛学研究会、昆明千佛堂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佛教慈善资深人士数百人,共话走进新时代、服务美好生活的佛教文化,探讨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促进佛教文化融入社会生活,推动佛教慈善事业走进新时代。

        昆明佛学研究会会长郭滇明在致辞中表示,走进新时代、服务美好生活,是佛教界、学界的共同目标。论坛旨在探索新时代佛教服务社会的新途径、新方法。

        昆明市民宗委副主任陈浩在致辞中说,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学艺术以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中国佛教需要跟上新时代步伐,培养高素质佛教僧才,服务社会、造福社会。昆明佛学研究会近年来在昆明市民宗委的领导与指导下,在佛教文化研究、人才培养、佛教慈善事业、引导信众正信正行等方面作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和谐昆明、文化昆明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期望昆明佛学研究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把佛教教义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努力适应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开创佛教文化研究新局面;努力探索佛教慈善事业、佛教文化事业新路子新模式。

        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康南山在致辞中说,佛教的社会功能是佛法在人间的具体表现,充分发挥佛教的独特价值、服务国家是佛教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佛教在人间的意义,就是要对人心净化、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有所助益。

        昆明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慧空法师表示,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曾是慈善事业的主力军,在新时代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佛教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慈花常开,善水长流。”昆明佛学研究会副会长程鹏在主题发言中说,昆明佛学研究会、昆明千佛堂近10年来积极开展关爱关怀、扶残助残、扶贫济困等慈善公益活动。新时代对佛教慈善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平台。昆明佛学研究会和昆明千佛堂将努力推动人间佛教的践行,开展以“善”为核心价值的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开展都市养老助残扶贫等慈善公益活动,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新的力量。

        本次论坛设“走进新时代的佛教慈善事业”“走进美好生活的佛教文化”“走进新时代的佛教经典研修”3个专题,以及“养老”“助残”“扶贫”“慈悲”“圆融”“正行”“正信”“精进”“智慧”9个主题词。福建南普陀寺慈善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闽南佛学院院长助理兼国际部主任弘来法师,福建厦门同心慈善会会长广普法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惟善法师,广东佛学院岭东学院教务长定如法师,闽南佛学院女众部印深法师,上海佛教居士林副总干事金易明,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劲,北京大学东方学院院长王邦维,东南大学教授、南京金陵图书馆馆长董群,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宣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纪华传,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宜静等担任本次论坛与谈人。

        云南省民宗委、昆明市民宗委、昆明市政协民宗委、昆明市委统战部宗教处等部门的宗教工作者出席了论坛。

        论坛期间,昆明佛学研究会还举行了“净莲之夜”佛教文艺晚会和佛教文化与生活征文暨佛教经典研修班结业仪式。(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藏在佛教文化里的中国性格[511]

  • 佛教文化与时代命题[1953]

  • 佛门茶礼: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融合的产物[1733]

  • 从香花僧“和尚戏”看佛教文化的嬗变与内化[2430]

  • 南宋的佛教文化[3352]

  • 浅谈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6257]

  •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华夏文明与佛教文化的一次完美融合[2863]

  • 佛教文化对诗坛的影响[2784]

  • 新疆的佛教文化[4252]

  • 作为生命哲学的佛教文化[2478]

  • 历史上的《峨眉山志》与佛教文化[2854]

  • 江南佛教文化的特征[2781]

  • 相融相即:春节传统习俗里的佛教文化[4783]

  •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交流 ——基于中古海路密教传播的考察[4302]

  • “赵朴初与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3783]

  • 峨眉山举行佛教文化论坛[2983]

  • 探寻佛教文化脉络[2481]

  • 80余国际青年学者山西五台山研修佛教文化[2566]

  • 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295]

  • 三晋大地上的佛教文化[259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