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00]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49]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4]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5]

  • 十问时间[159]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7]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4]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18]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3讲座会议 >> [专题]a3讲座会议 >> 正文


    香港中文大学佛学研究文学硕士课程招生启事
     
    [ 作者: 佚名   来自:本站原创   已阅:6144   时间:2017-12-2   录入:haowenjing

    2017年12月2日        佛学研究网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

    佛学研究文学硕士课程

    人间佛教研究中心、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合办

    招生启事

    星云大师说:

    人间佛教,
    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
    不只是未来的一道光明,
    更是全人类的财富。

     学校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联邦制大学建制,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洲首家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
    ●港中大是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学,本校的宗旨是培育既具专精知识又有处世智慧的人才。

    创办时间:1963年
    所属地域:中国香港
    美别:公立大学
    学校属性:AACSB认证

            香港中文大学向以弘扬中国文化并促进中西文化沟通为己任,故自成立之初已开始设立与佛教研究有关之课程,并出版佛学相关之学术书刊。
            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更与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合作,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成立人间佛教研究中心,致力于人间佛教相关学术研究、交流及推广。
            该中心于2014年8月起,并升格隶属文学院,继续推动人间佛教研究、文化教育等事务,以及推广佛教中外学术交流,培养佛教研究人才。

    星云大师(左)与沈祖尧校长(右)
    于2015年签订合作协议

    星云大师(左)与刘遵义校长(右)
    于2005年主礼中心开幕典礼

    名师汇聚
    永本法师教授 Prof. Venerable Yong Ben
    (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金玟求教授Prof. Kim Minku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易辉教授Prof. Ingram Evan Shea
    (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
    姚治华教授 Prof. Yao Zhi Hua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唐秀连博士Dr.Tong Sau Lin
    (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
    陈剑鍠教授 Prof. Chen Chien Huang
    (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
    劳格文教授Prof. John Lagerwey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黄维珊教授Prof. Huang Weishan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学愚教授 Prof. Xue Yu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骆慧瑛博士Dr.Lok Wai Ying
    (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
    慧开法师教授 Prof. Venerable HueiKai
    (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谭伟伦教授Prof. Tam Wai Lun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以上排名按笔画顺序,其余教员在委任中)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在跨领域佛教研究不断深入、蓬勃发展的今天,港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与时俱进、锐意前瞻。共创“佛学文学研究硕士”(MABS)课程,本课程共开设18门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而全面的佛学研究训练,期望从多元化的不同视角探讨汉传佛教,包括文本、哲学、历史、伦理等研究,致力于推广佛教教育、人间佛教研究及佛学研究人才培育

            透过系统化的学习研究,从佛教经典提炼人生智慧,研究如何做到[古智今用」,培养一套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对当今社会,龙其是年轻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每一个人都应当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及承载者。未来,希望吸引更多有志于佛学研究的年轻朋友投身到弘法利生的事业当中!

    课程列表
    必修课程:(修读其中3门)
    BUDS5012 毕业习作(必修)
    BUDS5013 佛学研究方法(必修)
    RELS5005 宗教研究理论

    RELS5118 中国佛教研究
    选修课程:(选择其中5门)

    范围一:中国佛教
    BUDS5001 净土思想
    BUDS5002 禅宗思想
    BUDS5003 天台宗思想
    BUDS5004 中国佛教专题
    PHIL5531 佛教哲学专题
    RELS5316 人间佛教研究

    范围二:佛教与中国文化
    BUDS5007 中国佛教艺术
    CHES6001 A Critical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Early China
    CHES6002 A Critical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Modern China
    JASP5060 东亚宗教
    RELS5314 佛教与文化

    范围三:佛教与社会
    BUDS5008 佛教与当代社会
    BUDS5009 佛教与社会专题

    范围四:语言课程
    BUDS5010 巴利文入门
    BUDS5011 梵文入门

    “知识”
    掌握佛教的历史、了解汉传佛教在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发展特色与传统;
    获得佛教的广阔知识,焦点式学习,深化研究。

    “技能”
    增强学生对佛教研究的逻辑与批判思考能力、理解与演绎能力、分析与阐释复杂论据的能力;
    促进学生建立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技巧。

    “态度”
    培育学生对佛教建立反思与同理心;
    发展学生对不同宗教持有同理与尊重的态度;
    促进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入学要求”
    本课程欢迎本科主修任何学科的人士报读。
    一般入学要本如下:

    1、持有认可大学之学士学位,而其荣誉等级通常须为乙等或以上;或
    2、于认可大学之荣誉学位课程毕业,且本科考获之平均成绩通常须达乙级或以上;或
    3、于专上学院完成一项课程,并考取相等于荣誉学士学位之专业资格;
    4、英语能力要求(详参研究院网站,所有学生须于入学前取得英语科合格成绩);

    报名申请网址:
    https://www.gradsch.cuhk.edu.hk/onlineapp/faculty_list.aspx
    (选择Faculty of Arts->BUDDHIST STUDIES)
    香港中故大学研究院网页:
    https://www.gs.cuhk.edu.hk/

    “学费”
    全日制
    :每年港100,000(共一年,分两个学期缴交)
    兼读制:每年港50,000(共两年,分四个学期缴交)

    “修读方式及期限”
    全日制:一年(共两个学期;最多可延长两年,共六个学期)
    兼读制:两年(共四个学期;最多可延长两年,共八个学期)
    学生须修读至少24个学分(共八门科目)
    每学期为13-14周,上课时间集中于平日晚上及周六,授课语言以普通话为主,并按需要辅以英语或广东话授课。

    立即报名
    电话
    :(852)39431352
    电邮:wywong@cuhk.edu.hk
    截止报名日期
    2018年2月28日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星云大师眼中的“四季人生”[451]

  •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忆星云大师[515]

  • 星云大师生前谈出家因缘:我的遗憾和期待[563]

  • 人间佛教发微[790]

  • 星云大师:慈悲观[786]

  • 人间佛教为圆融——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再探[1941]

  •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2304]

  • 禅宗智慧与人间佛教[2703]

  • 星云大师:我一生最受用的“十句话”[2069]

  • 星云大师:人类最大愚痴 就是以为没有来生[3456]

  • 人生十二问 不知你是否问过自己?[2592]

  • 星云大师:再坏的命运,也能用这种方法去改变[2523]

  • 惠能禅师贡献给人间佛教的思想观点[3818]

  • 实践“人间佛教”思想,迈出“适应”新步伐[3148]

  • 人间佛教的“理性”与“超越性”[2699]

  • 星云大师:如何乱中求序[2546]

  • 第六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开幕[4514]

  • 宗教社会学的“共业共修”:首届人间佛教社会学论坛重点议题[5759]

  • “话说佛光山”论坛畅谈“我与星云大师”[2913]

  • 佛教与世间——中国佛教宗派对人间佛教的建构[293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