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27]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27]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59]

  • 十问时间[142]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42]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52]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80]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13]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69]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62]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52]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8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寺庙传说的民俗价值 [田兆元]
     
    [ 作者: 田兆元   来自:陇原佛学网站   已阅:3769   时间:2017-4-24   录入:yangsihan

     

                                 2017年4月24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寺庙传说对塑造寺庙地位所起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这些传说是民间讲述,还是寺庙讲述的?我们有时不得而知。但是寺庙传说是僧人和俗人分别讲述,或者共同讲述塑造则是基本事实。有些寺庙的传说并不与寺庙形成正面的关联,有的还反倒对寺庙传教起到负面作用。这与社会社区对佛教的态度有关,也与寺庙行为有关。有些寺庙传说体现出佛教与社区传统的和谐,有些则体现出深刻的矛盾。有时这些传说可能与寺庙没有关系,而是民间神奇故事延续的自然传播。这就要区别对待,寻找保护和管理的不同方略。

      在佛教传入之前,各地都有各种民间信仰。佛教进入与民间信仰呈现出复杂的关系,有的选择对抗,有的选择融合,有的选择并行合作。在今天看来,保护民间信仰传统是一种责任,所以那些与民问信仰保持和谐的寺庙传说便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上海有一座著名的寺庙龙华寺。关于龙华寺的起源.一般将其与康僧会联系起来。而关于龙华塔,一般传说是孙权为其母所建。最初虽然是信佛的故事,其根本则是一个儒家的孝道故事,而康僧会的故事,则是今天龙华寺将其奉为祖师的依据。

      龙华寺的起源故事,是一个僧龙斗法的故事,是一个佛教与本土文化冲突的故事。相传过去龙华一带乃一片水泽之地,是广泽龙王的寄生之所。康僧会来到这里,结茅茨为庐弘法。广泽龙王怎么办呢?这里有多种传说:一说是两人斗法,广泽龙王输了,逃到东海去了;一说是两人斗法,广泽龙于也是输了,做了护法;一说是协商的,广泽龙王让出来地盘,但是寺庙给出了他一片空间享受供奉。过去在鼓楼下供奉着广泽龙王,或可就是例证。这个文化传统的故事,也是文化交融的故事。在一个崇尚和平与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文化交融的故事更具有魅力。在上海这个地方,一般没有剧烈的文化冲突的传说,也没有激烈的宗教与信仰的矛盾。平和的寺庙传说会缔造平和的社区环境。宗教与民俗的结合至关重要。

      在上海的民俗信仰中,比如给亡故的前辈举行五七祭典,或者周年祭典、佛教和道教便成为为民众民俗服务的选择对象。这时面对民俗信仰的服务,道教和佛教需要通过自己的服务和道艺来获得民众的拥护。一般民众的选择固然与他们平日的信仰相关,但是选择一个团队来举行祭典活动,并不一定是与信仰相关的。因为这时的信仰是民俗信仰,即祖先的信仰,是为了表达孝道的民俗信仰。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价格是民众选择的重要考量。在同等服务的条件下,价格高低是民众选择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仪典的审美性也为老百姓所关注。唱腔、舞姿以及服饰华彩优雅程度也为民众所关注。可见,民俗信仰第一是老百姓的选择,以佛教和道教来服务民俗信仰,是民间社会的基本格局。这样一种情形,佛道确实存在竞争,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相互学习和赞扬对方在相关当事教团中存在的现象。假如寺庙以消除民间信仰为自己的使命,把凡是与我相违背的信仰要排斥掉,那就会在民俗生活中处于孤立的地位,对寺庙信仰生活的开展是不利的。服务民俗信仰,尽力适应民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清明信仰、冬至信仰、新年信仰、财神信仰等,如果不能积极参与,则寺庙的社会服务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认为,民俗信仰是一种公共的基本的社会信仰,是社会鼓励和支持的公共行为。

      如果与民俗为敌,民俗信仰与传说就会对于寺庙及其信仰进行负面表达,影响信仰活动的开展。《白蛇传》故事是表现民间对于佛教信仰态度的重要传说。关于白蛇传传说,华东师范大学已故著名民俗学家和民间文学专家罗永麟先生将其列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后来人们有称其为“四大民间传说”者。随着民间传说的发掘,我们又将其列为中国“十大经典传奇故事”。

      白蛇传故事最初并不是白娘子与寺庙的冲突、与法海的冲突,而是与某道人的冲突。江南地区两处重要的佛教建筑雷峰塔和金山寺,在民间传说的不断讲述中“躺枪”了。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就把佛教经典建筑视为罪过标符。

      从宋代开始出现以《西湖三塔记》为基本原型的民间传说故事,主旨还是教育人们不可过于纵欲,否则丧生。故事以夸张的情节,描述因为贪恋女色导致的悲剧,故事一波三折,惊险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其吸引力是一般叙事无可比拟的。这也是在各种叙事的文本中,民俗的叙事魅力永远存在的原因。即便是后来的情节中出现了法海和尚与金山寺,出现了雷峰塔等佛教元素,但是这些元素长期以来都是有正面意义的,是教育青年健康成长的民问教程。雷峰塔和金山寺因为这些传说获得外在的助力,成就了名寺和名塔的地位。

      由于江南地区贫富差别加剧,青年男子获得配偶的能力越来越弱,因此这种对于异类婚恋的想象就越来越强烈。恋爱是一种神奇的经历,是每个青年男子都渴望的。而真正美好的情感与家庭生活是每个个体一辈子的追求,当清明游湖、断桥相会的这些情节发生出来,原本凶悍的妖怪立刻产生了柔情,成为人们渴望追求的对象与想象的奇遇。尤其是怀着孩子的白娘子与法海的争斗情节出来,社会评价的天平就倾斜到白娘子这个妖怪一方、法海便成为无义的负面一方。正在此时,现代社会的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故事主题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信息来源:陇原佛学网站)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字![152]

  • 纯一法师:禅的新时代阐释与当代价值[382]

  • 佛说两种慢人[394]

  • 4个简单技巧,改写潜意识里的消极程序[804]

  • 人生就像一碗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1088]

  • “竹子定律”[1545]

  • 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智慧,就是一种成功[1315]

  • 修习禅定,好比采掘钻石矿,如果想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必须掘得深![1737]

  • 这四条“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的命运[1616]

  • 制造痛苦给对方时,也是在制造痛苦给自己[1901]

  • 10个佛教经典问题,你能答出几个?快来试试[2571]

  • 冯焕珍:禅宗的价值与影响[3223]

  • 寺庙是心灵教育的学校[2260]

  • 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2081]

  • 启示:一个人不开心的真正原因:智慧不够[2486]

  • 晚明唯识学复兴的历史与价值[2453]

  • 寺庙权力中心的转移与佛教方志的文本建构————以清代《黄梅老寺中山志》为中心[2551]

  • 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2827]

  • 现代社会中禅的独特魅力和价值[2899]

  • 忙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很忙,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忙[303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