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29]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3]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5]

  • 人生的底线[128]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09]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4]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1]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2]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5]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5]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45]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正文


    “墨镜禅心”文化艺术展杭州开幕 传递禅宗之美
     
    [ 作者: 佚名   来自:中新网   已阅:2751   时间:2017-3-28   录入:wangwencui


    2017年3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3月25日,“墨境禅心”文化艺术展在浙江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书法作品、佛菩萨画像、禅意山水作品、菩萨雕塑等六十余件作品,为观众呈现艺术与禅宗的交融之美。
     
        该文化艺术展以“禅的本质即是自心、禅的理念无处不在、禅的美学淡然安详、禅的修行净化心灵”为指导思想,旨在让观者在欣赏禅意作品的过程中,回归宁静单纯的内心世界,展览时间从3月25日持续至4月2日。
     
        “墨境禅心”文化艺术展展出的六十余件作品中,八幅为印旭法师的书法作品,五十余幅为申古博、刘向红二位艺术家的佛菩萨画像及禅意山水作品,另十尊为彭景跃的菩萨雕塑。
     
        此次的绘画作品全部采用了矿物色进行绘制,丰富了传统山水画的色彩;在技法上,把水墨大写意的湿画法借鉴到石色山水中,使石色颜料产生自然的肌理。
     
        自唐朝起,文艺创作便与禅宗相融。壁画的“禅观”、中国画的“禅境”、书法的“禅味”等等,无不与“禅”密切相关。此次画展中,山西籍画家伉俪申古博、刘向红向观众呈现了许多充满禅宗意趣的作品。
     
        油画出身的刘向红在真正接触了佛教的艺术和传统的壁画以后,产生了一种回归感,“这次的展览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还是雕像都来自传统经典中获得的灵感。”
     
        “很多人认为壁画属于工匠类的作品,但恰恰是这种艺术更需要人静下心来传承与传播。”杭州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也表示,“希望此次文化艺术展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给观者带来精神的滋养、心灵的宁静。”(信息来源:中新网)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杭州禅茶文化的历史渊源[3562]

  • 敦煌文化艺术展:3个敦煌“洞窟”进入上海中心[2879]

  • 2017年中华慈孝文化节即将在杭州开幕[2661]

  • 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选萃展举办[3343]

  • G20杭州 聊一聊杭州的寺庙文化[3070]

  • “‘一带一路’犍陀罗佛像艺术展” 在杭州净慈寺美术馆开幕[3698]

  • 2016佛教辩经会于杭州开幕[3758]

  • 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在杭州召开[3661]

  • 首届“杭州佛教文史文化学术论坛”在杭州开幕[4782]

  • “东南佛国·杭州”首届佛教文化节隆重开幕[4735]

  • 杭州法净禅寺僧人按照佛教仪轨开摘法净禅茶[6697]

  • 建筑上的“灯光经济” 杭州新香积寺试亮灯[5059]

  • 2008保利博物馆南北朝佛像珍品展在杭州举行[14766]

  • 杭州“创文化名城”与佛教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4423]

  • 元代杭州佛教密宗造像之研究[5301]

  • 佛教莲宗祖师与杭州的殊胜因缘[3864]

  • 日本尺八与杭州护国仁王禅寺[4219]

  • 南宋杭州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4911]

  • 杭州龙兴寺经幢辨正[5061]

  • “中日佛教文化交流音乐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383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