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46]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32]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28]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89]

  • 做人,不能太飘[126]

  • 原来随和,是一种能力[103]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18]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203]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81]

  • 学会哄自己开心[166]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85]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8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首届“中国本土宗教研究论坛”在北京召开
     
    [ 作者: 李志鸿   来自:中国宗教学术网   已阅:3627   时间:2016-12-28   录入:wangwencui


    2016年12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2016年12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本土宗教研究论坛”在北京市赵家楼饭店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马西沙、中南大学道学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吕锡琛、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中心主任王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汪桂平等人分别在开幕式上做了致辞发言。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地,会议着重探讨了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的新问题与新方法。论坛议程分为两个基本方面,分别为论文发表探讨阶段,和中国本土宗教研究暨《中国本土宗教研究》创刊座谈会。

        赵文洪书记,指出,本次论坛提出的“中国本土宗教”这个概念,事实上,是力图将讨论的对象涵盖道教和民间宗教,包括民间信仰在内,以期从更宏观的范围内研究中国宗教的发展,寻求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回应西方宗教的理论挑战。“中国本土宗教”概念亦提醒我们,充分发挥道教及中国民间宗教、民间信仰在港台及海外的影响力,对构筑“文化中国”大有裨益。毕竟,时至今日,道教与民间信仰仍然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资源和软实力。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社会,要增强中华文明自觉,就必须正确对待中国宗教问题。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强调中华文明的自信和与世界文明的交往,他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迎合外来意识形态,以消解自身的传统信仰为代价,而是应该在充分展示自身传统特性的前提下,吸取其他文明的长处而为己用,在竞争中保持以中华民族传统为本的宗教生态平衡。

        马西沙研究员指出,西方注重制度问题,制度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文化也就是民族的精神亦十分重要,只要中华民族的根还在,中华民族必然会翻盘,陈垣先生在《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说过,“用夏变夷,远而必复”,这是伟大的历史哲学,这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强调,对中国本土宗教的探讨还应该将“本土化”宗教纳入其内,任何宗教进入中国这块土地必须中国化,否则就没有前途。宗教有其存在的生态环境,对中国本土宗教应该有全新的认识,不能武断的将本土宗教视为封建迷信。中国有如此伟大的文化是值得庆幸的事。
    王卡研究员认为,中国宗教应该多元一体,应该树立开放的文化本位主义,既不拒绝外来的先进思想,同时,自己文化主体性不能丢,以道教的真精神走儒家的旧途径。

        吕锡琛教授认为,中国人应该关注自己精神世界的建构,要有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寻找属于自己的终极关怀。宗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国本土的儒、道、民间宗教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千百年来发挥着维系中国民族认同的重要作用,是中国民众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中国本土宗教论坛可谓恰逢其时,有助于凸显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同时,也应该放眼世界,中国的道教、道家思想已经受到西方学界的广泛重视,这些都对我们立足于本土,建构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大有裨益。
    在论文探讨阶段,来自各地的学者分别对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马西沙老师和陈静老师分别作为特别评论员,对参与论文探讨的学者文章做了特别点评。尹志华博士与强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场论文探讨活动。

        当日下午,在王卡研究员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对《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的创刊以及今后如何发展做了主题发言,并得到了学者们的一致赞同和支持。

        本次“中国本土宗教研究论坛”在五四运动发源地赵家楼饭店召开,也意蕴着中国本土宗教的思想和文化正面临着觉醒的好时机,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继承的好时机。

        会后,与会学者继续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表达对本次论坛和本地宗教发展的期盼和期望。(信息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宗教的人文结构[1133]

  • 北京白塔寺:让历史文化“活”起来[2243]

  • 北京正北方 这座寺庙衍生出一座城市[2341]

  • 我心目中的北京龙泉寺 [贤空法师][4951]

  • 《北京的隐秘角落》:寺院风景旧曾谙[2591]

  • 2017年中国宗教十大新闻[3114]

  • 佛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2998]

  • 中国宗教如何“走出去”[3023]

  • “妥善解决佛道教商业化问题研究”座谈会在京召开[3105]

  • 北京大悲寺隆重举行“观音圣像开光暨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3581]

  • 第三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表彰大会在京举行[3401]

  • “禅宗文化现状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3696]

  • “2016年中国宗教雅集”在北京大学举行[3851]

  • 首届中国现代佛教论坛在北京召开[2915]

  • 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班禅出席[3497]

  • 鸠摩罗什与东亚知识的迁移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3480]

  •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成立会议在京召开[2279]

  • 从反对传统到走向世界:中国宗教问题的不同面向[3019]

  • 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京隆重召开[2890]

  • 中国佛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302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