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01]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14]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7]

  • 邂逅秋,邂逅美好[10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6]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21]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2]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7]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22]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64]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42]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第五届西南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 作者: 尹亮   来自:凤凰佛教   已阅:3351   时间:2016-12-7   录入:wangwencui


    2016年12月7日    佛学研究网

        2016年12月5日上午,由云南大学佛教与现代宗教理论研究所、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合办的第五届西南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翠湖校区科学馆举行。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系主任蒋颖荣教授主持。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方盛举教授致欢迎辞,祝贺云南大学佛教与现代宗教理论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不远千里前来参加研讨活动,并陈述了西南地区佛教遗迹文化,南传佛教与区域社会发展,云南地区丰富、独特的佛教资源等论题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莅临这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包括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宣方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华传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侯冲教授,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的专家学者齐聚云南大学,一起研讨佛教文化的相关问题。

        此次研讨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段是主题报告。伍雄武教授以“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看佛教文化的元素”主题开场,谈到了佛教由于其多元性和包容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民族文化和宗教产生的积极影响。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对佛经文本的成书、保存和翻译问题作了深入讨论,以“语言”为切入点,从佛经的原始语言研究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并以佛经的翻译问题出发论述汉传佛教的发展。云南大学李东红教授认为“研究云南佛教,要把它还原到本土的民族和文化信仰中”,讨论“阿叱力”与云南本土民族佛教的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纪华传的研究论文《中外文明交流与互见与儒释道三教关系》,在会上与各学者分享,讨论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以及佛教对社会的教化功能,又从宗教文化对话的角度,研究儒释道三家的差异互补和圆融一致。中国人民大学宣方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侯冲教授为以上发言作了评议。

        云南省社科院萧霁虹教授主要讨论佛教墓群的重要性,并对墓群的保护提出了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针对当前的热点话题“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作出讨论,认为应该把佛教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中国人民大学宣方教授的论题“佛学院教材建设调研报告”,也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他介绍了目前佛学院教育的基本状况和主要问题,并对这些情况做出了分析和建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向世山论题《西南佛教方法论断想》,提出了西南佛教研究的重要性。贵州师范学院张贤明教授通过对《佛说受生经》版本的分析和各地科仪文本的分类,使受生信仰引起佛教研究者的重视。纪华传教授和马居里教授为以上五位学者做了评议。主题讨论圆满结束。

        主题报告结束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李家祥教授,副院长木永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宣方教授,华岩文教基金会刘春林先生为获得论文征集中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孙建生,王明建,周仪谋,龙婷,武慧婷,张驰等12位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

        研讨会的第二阶段,分为四个主题,即西南佛教遗迹文化研究、全球化视野下的南传佛教与区域社会发展、佛教与少数民族文化比较研究、佛教与传统文化比较研究。针对这些主题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在佛教研究中,各种遗迹是重要史料资源,客观地甄辨、理解各类遗迹的内容,将其与佛教经典比照、互融研究,将有助于全面把握佛教文化思想,进而理解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达成了佛教文化中各思想的广泛交流和深度对话,同时也彰显了佛教遗迹研究的重要地位及其新的突破。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研讨会各专家学者还就南传佛教的历史、现实、文本、仪式、音乐舞蹈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果,代表了当前云贵川三地南传佛教研究领域的水平和高度。同时会议还对相关佛教经典思想进行了深度的探讨,也关注了云南少数民族信仰等思想脉络的发展,就当今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处着眼并深入探索共议等,这不仅更好地推动了当代中国文化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今后相关佛教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来源:凤凰佛教)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北京大学举办“太虚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5460]

  • 莆田市政府召开全市筹备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动员大会[2385]

  • 2017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举行[4506]

  • 佛教文物科学研究与物证鉴定研讨会举行[3216]

  • 《景德传灯录》与佛教中国化研讨会召开[4073]

  • 第三届世界华严学大会暨第二届浙江(国际)华严文化节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开幕[4948]

  • 第七届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讨会在京开幕[3564]

  • “人间佛教与现代传播”主题研讨会于广州举行[3895]

  •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分议题等论证会在北京白塔寺举行[4256]

  • 全国第五届因明后备人才培训班举办[2590]

  •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论证会在福建莆田举行[3234]

  • “一带一路上南北传佛教研讨会”在香港宝莲寺开幕[4294]

  • 宗仰法师与近现代佛教研讨会召开[3855]

  • 2016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什刹海书院隆重举行 [韩立鹤][3935]

  • 2016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举行[4264]

  • 南海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隆重举行[3556]

  • 第二届佛教义学研讨会暨“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在无锡惠山寺召开[4351]

  • 国家宗教局召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研讨会[3343]

  • 贵州阳宝山佛茶文化研讨会举行[2716]

  • 第十二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铜川市举行 [王赵民][405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