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1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2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18]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1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8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17]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1]

  • 过好每一个当下[189]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0]

  • 走路的力量[12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亚宗和”成立40周年 学诚大和尚倡议对话与结伴
     
    [ 作者: 龙天   来自:菩萨在线   已阅:2977   时间:2016-10-27   录入:wangwencui


    2016年10月27日    佛学研究网

        2016年10月26日,亚洲宗教界和平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日本京都隆重召开。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代表“中宗和”在开幕式上致辞中指出:“亚宗和”发展到今天,也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点,需要我们这一代担当起重任,明确方向,共同砥砺前行。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倡导和实践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结缘而不结怨。
     
        学诚大和尚说:40年来,“亚宗和”以促进亚洲团结与和谐为己任,积极开展不同文明和宗教间对话交流,推动和平教育,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努力为促进亚洲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此时此刻,我们应该缅怀那些为宗教和平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重要人士,例如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居士、日本立正佼成会的第一任会长庭野日敬先生等等。让我们为他们的智慧与远见,为他们的勇气与实干精神表达深深的敬意。
     
        学诚大和尚指出,亚洲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民族、宗教多样性的特点十分突出,这造就了亚洲大家庭的多姿多彩。不同文明和宗教间对话,应成为联系不同国家、民族、信仰的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关于对话和结伴,学诚大和尚认为要注重三个相互:“第一是相互尊重,这是对话和结伴的前提。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第二是相互包容,这是对话和结伴的基础。我们不能以自己为标准衡量别人。第三是相互借鉴,这是对话与结伴的成果。善于学习他人,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发展自己。”
     
        宗教是慈悲、平等、仁和的。“亚宗和”成立40周年的纪念研讨会将反对极端主义设为主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学诚大和尚呼吁:“我们宗教人士要以身作则,坚决反对极端主义,反对恐怖主义,大力倡导和谐宗教观,倡导不同文明和宗教间对话,向信众传递慈悲与和平的正能量。”
     
        学诚大和尚指出,促进各宗教团结和睦是“中宗和”的宗旨之一。中国宗教界对外友好交往,是“中宗和”的主要工作内容。“中宗和”自成立以来就与“世宗和”、“亚宗和”保持着友好关系,与其它国家宗教和平组织的交流也日益广泛。学诚大和尚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宗和”委员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反对极端主义,为倡导和维护和谐的宗教关系不懈努力。如中国佛教界举办“佛教生命观研讨会”、中国伊斯兰教界召开“坚守中道,远离极端”的伊斯兰教思想研讨会等。
     
        学诚大和尚在致辞最后强调:“各位同事,当今世界经历着深刻复杂变化,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让我们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凝聚共识和行动,为亚洲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贡献建设性力量,共创亚洲美好未来。”(信息来源:菩萨在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金刚经》无所住心的修持方法[3949]

  • 佛魔对话,敲醒无数学佛人![3508]

  • 两个和尚在被窝里的对话[2345]

  • 两个和尚的对话,充满哲理[3084]

  • 当大儒遇到高僧——一场儒佛大家关于“如何立心立命”的对话[5649]

  • 博鳌论坛宗教领袖对话:行愿大千 心手相连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982]

  • 马克思与佛陀的对话 [边坝活佛][5917]

  • 学诚大和尚赴台湾会面星云大师[4720]

  • 江西茶人和古代禅师的对话 云门茶集圆满落幕[3065]

  • 博鳌澜湄六国佛教领袖对话:慈悲无界 心愿相通 [陈诚][3102]

  • 不同宗教信仰间对话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3706]

  • 跨信仰对话:中国宗教准备好了吗? [吴艳][3312]

  • 在“亚宗和”成立4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的致辞 [学诚法师][2071]

  • G20与跨信仰对话 [米广弘][3042]

  • 拆墙搭桥——宗教对话在中国 [徐以骅][3334]

  • 佛光佑唐山 纪念大地震40周年全球千寺祈福法会圆满[4603]

  • 当代宗教冲突与宗教对话研究[3852]

  • 星云大师·许嘉璐先生对话:教育的智慧[3508]

  • 对话李利安教授:佛教旅游开发 需兼顾人文教化和社会功能[3983]

  • 李开复对话星云大师:病中反思[333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