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5]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7]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3]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58]

  • 做人,不能太飘[106]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7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68]

  • 学会哄自己开心[146]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68]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89]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7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1茶道禅道 >> [专题]c1茶道禅道 >> 正文


    佛香自心而出 静修禅门茶香
     
    [ 作者: 佚名   来自:菩萨在线   已阅:4182   时间:2016-7-20   录入:wangwencui


    2016年7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长江莹如练,清风来不歇。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智者悟禅,清茶一杯;迷者问禅,佛经万卷。欲问禅,想想茶。禅与茶,味味一味,人与自然合一。复杂地思考问题,乐观地面对问题,简单地处理问题。含笑看世事,淡定走人生。
     
        茶,清净茶;心,平常心。以平常心品清净茶,以清净茶养平常心。佛法、禅机,人生的妙谛, 尽在区区的杯茶之中了,简简单单、清清净净。
     
        “茶”字的字型是“草木之中有一人”,即人在自然之中。“人非有品不能闲”。只有有品之人,才能放下身心,融入自然。“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 (《红缕梦》中妙玉论饮茶)品茗,其妙处正在于“品”。饮酒为“醉乡”,品茶为“醒乡”。从“醉乡”中觉醒过来,进入清纯的“醒乡”,才能体验人生,品味人生。
     
        古代《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茶禅之道的精神,体现了大乘佛教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都是一片茶叶。只有投入沸水,将小我提升为大我,将大我转化为无我,才能留下一份经久弥醇的余香。(信息来源:菩萨在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到底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理念?[228]

  • 佛悟道悟了什么[321]

  •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380]

  • 禅门的修道,并没有特别奇特之处[361]

  •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625]

  • 即使是佛,也有无能为力之时[704]

  •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687]

  • 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728]

  • 怎样才能达到佛的涅槃境界[1886]

  • 佛并没有涅槃[1795]

  • 禅门的十六字心要[1867]

  • “信”不是信佛,不是信他人,是信你自己的心[1488]

  • 如何证明你与佛有没有缘?[1827]

  • 美从自然得,佛由心中生[1764]

  • 佛说的“五眼”,分别能“看见”什么?[1975]

  • 有心就有佛[1427]

  • 佛在心中,哪里都是道场[1775]

  • 陈坤:佛对我来说是呼吸,是流淌在我身体的血液[1785]

  •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1926]

  • 哪些人离佛最近?[185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