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 佛学研究网
近日,由灵隐寺主办、浙江六合律师事务所协办的“佛教法律问题研讨会”在杭州灵隐寺华严阁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等相关部门代表与会,笔者也与会并参与了讨论。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冯玉军教授作主题讲座,就当前佛教界适用法律作了充分说明,并就当前社会法治化进程与我国立法机制作了深入梳理。通过对近年来宗教界一系列维权与法律纠纷的判例分析,来自全国各地佛教寺院、佛教机构的资深法律顾问纷纷表达观点,深入研讨佛教寺院的法律属性与适用法律界定,就教内外关心关注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为当前佛教界推进法治化管理提出了宝贵建议,为推动佛教界法治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实施依据。
本次研讨会首开寺院主体推进法治化先河,意义深远。以寺院为主体举行佛教法律问题研讨会应该尚属首次,灵隐寺邀请部分佛教寺院法律顾问分享服务经验,阐述法治化进程的实践案例,必将为今后宗教法治化、佛教寺院机构法治化,乃至国家立法机制提供实务性参考依据。
法律的健全和实现依法治国对于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软实力集中体现的宗教,理所当然应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范畴,不应成为法外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佛教的发展渐渐步入正轨的过程中,尤其是近年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诸如网络宗教、产权认定、文物保护、寺院过度商业化和宗教界维权等方面日益突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宗教法规在贯彻实践当中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完善之处。而恰恰正是这些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既影响了国家宗教政策的顺利落实,也阻碍了佛教的良性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佛教的形象。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佛教界自身的努力之外,必须要依靠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法律是根本,是一切行为的准绳。建立健全宗教法律法规已刻不容缓,唯此,才能为佛教界积极融入法治轨道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使得各主管部门在管理宗教事务时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教界在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时候,腰杆挺得直、说话有底气;也使法律在保护佛教界时,能够发挥切切实实的作用。公平正义的法律无疑是佛教最重要的“护法神”。(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