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在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已经是一片枯黄。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即使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种子撒完,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儿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大早就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全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师父说,“随缘!”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原来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拍起手来。师父点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法眼文益禅师在庆辉禅师处参禅的时候,始终不能契悟入道。
于是,他就辞别了庆辉禅师,开始云游四方。
有一次下大雨,就在途中的一座地藏院挂单,寺里的知客师问他:“禅师你要往哪里去啊?”
法眼禅师回答:“我没有什么目的,只是随便走走罢了!”
知客师问:“你对这种四方来去的云游方式,有什么感受呢?”
法眼禅师回答:“云水随缘。”
知客师赞叹说:“‘云水随缘’这话最逍遥自在了啊!”
法眼禅师听了之后,对什么是逍遥自在顿时有所感悟。
人们生活于世间,虽然东奔西走,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云水随缘呢?更何况逍遥自在呢?
我们无须妄念纷纷,烦恼重重,只要胸怀坦荡,随缘任运,逍遥自在就是了,生死随缘任它去吧!
后唐的时候,有一位保福禅师即将辞世,于是对众人交待说:“我近来气力不继,想来大概世缘时限快到了。”
门徒弟子们听后,心中恋恋不舍,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等等。
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时限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以非常安详、亲切的口吻反问道:“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
这个弟子毫不考虑地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说完,保福禅师就圆寂了。
禅者放旷于天地之间,其心如白云一样自在安闲,任意舒卷,毫无挂碍,随遇而安,渴望像行云流水一样,处处逍遥自在。(信息来源:网易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