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27]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1]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2]

  • 人生的底线[124]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08]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1]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36]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0]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4]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5]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45]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1茶道禅道 >> [专题]c1茶道禅道 >> 正文


    饮茶不与四时同
     
    [ 作者: 佚名   来自:菩萨在线   已阅:3385   时间:2015-7-9   录入:wangwencui

     
    2015年7月9日    佛学研究网

        饮茶,又称品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生活习惯之一。

      一把紫砂茶壶在手,古朴典雅,可玩、可观、可赏、可用,其趣无穷。故有说:“壶中日月长,可清大地心”。沏绿茶色泽清翠而味醇,泡红茶汤色纯而味浓。使入能在品茗赏壶中,陶冶性情,怡然添寿。这是饮茶养性之道。

      然而,饮茶更能养生。中国医学认为:人们春、夏、秋、冬四季饮茶,要根据茶叶的性能功效,随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品种为宜,以益于健康。

      春宜饮花茶:春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体和大自然一样,处于舒发之际。此时宜喝茉莉、珠兰、玉兰、桂花、玫瑰等花茶,因为这类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可帮助散发冬天积郁在体内的寒气,同时,浓郁的茶香还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令人精神振奋,从而有效地消除春困,提高办事效率。

      夏宣饮绿茶:夏天骄阳似火,溽暑蒸人,大汗淋漓,人体内津液消耗大。此时宜饮龙井、毛峰、碧螺春、珠茶、珍眉、大方等绿茶。因为这类绿茶绿叶绿汤,清鲜爽口,略带苦寒味,可清暑解热,去火降燥,止渴生津,且绿茶又滋味甘香,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所以,夏季常饮绿茶,既有消暑解热之功,又具有增添营养之效。

      秋宜饮青茶:秋天天气干燥,“燥气当令”,常使人口干舌燥,此时宜喝乌龙、铁观音、水仙、铁罗汉、大红袍等乌龙茶。这类茶汤色金黄,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内质馥郁,其味爽口回甘。青茶介于红、绿茶之间,不热不寒,常饮能润肤、益肺、生津、润喉,有效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于金秋保健大有好处。

      冬宜饮红茶:冬天气温骤降,寒气逼人,人体生理机能减退,阳气渐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养生之道,贵于御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此时宜喝祁红、滇红、闽红、湖红、川红、粤红等红茶和普洱、六堡等黑茶。红茶干茶呈黑色,叶红汤红,含醇厚干温,可加奶、糖,芳香不改。红茶性味甘温,会有丰富的蛋白质,可补益身体,善蓄阳气,生热暖腹,增强人体对寒冷的抗御能力。此外,冬季人们的食欲增强,进食油腻食品增多,饮用红茶还可去油腻、开胃口、助养生,使人体生活活动更好地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实际上,国内有的名茶如茉莉花茶、龙井茶、普洱茶、碧螺春等等,可不分季节常年饮用,其医药保健性能亦可得到充分发挥。(信息来源:菩萨在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个人最大的成熟,是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351]

  • 低调如饮茶,水再沸心亦静[688]

  • 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1729]

  • 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七大不同之点[2277]

  •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有何不同?[2662]

  • 佛教和其他宗教之不同[2516]

  • 显宗和密宗有什么不同[3492]

  • 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不同?[2916]

  • 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区别[3182]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3025]

  • 禅者饮茶有 “三得”[2435]

  • 中西方视野下宗教文化的同与不同[2497]

  • 心无杂念,饮一杯好茶[3124]

  • 中日两国佛教的八大不同[4875]

  • 人生路不同 何必都求同[3365]

  • 禅宗和净土宗的五种不同 [圆瑛法师][6893]

  • 饮茶“三得”:得趣、得神、得味[6141]

  • 禅机诗意之饮茶 “三得”[4984]

  • 禅机诗意之饮茶 “三得”[4649]

  • 从法门寺出土茶具看唐代皇帝饮茶[678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