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6]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7]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3]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58]

  • 做人,不能太飘[108]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7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68]

  • 学会哄自己开心[146]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68]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89]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7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新世纪佛教发挥的作用及其责任
     
    [ 作者: 佚名   来自:显密文库   已阅:3171   时间:2014-12-25   录入:wangwencui

     
    2014年12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佛教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流传,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东汉末年传人了中国,随之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在新的世纪,佛教如何能够在新的社会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同时承担其社会责任,这些需要我们去思考。

      “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这是我们的佛陀在创办佛教教团的最初本意,也是我们佛子所不能忘却的。新的世纪已经来到了,我们佛教徒如何把我们的教义和慈悲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成为我们学佛的重点。因此,佛教在新世纪也随之产生许多作用。

      1.慈善救济

      佛陀以大悲心普与一切众生。  “于难拔苦”这才是佛陀精神的弘扬。我们现在诸多的佛教寺院都在积极的投身去慈善救济中去,每年举办各种法会、进行各种捐赠、慈善义卖、创办慈善基金会。比如,台湾的慈济功德会,在台湾最负盛名的佛教救济组织,开办了慈善医院、慈善骨髓干细胞中心、成立大爱电视台等等。而我们上海玉佛寺近几年来,在我们现任方丈觉醒法师的大力弘扬和倡导下,成立上海玉佛寺觉群慈善功德会,进行了一系列的佛教慈善救济活动。今年我们的国家遇到了许多的灾难,这次在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举国哀悼,我们所有的法师和职工也全力捐助。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帮助他们一起战胜闲难,重建家园。慈悲不再是我们说在口里的话,更应该是我们做在实际的工作和行动中去。这些方面,都代表这我们佛教在新世纪中为了社会所发挥的作用。

      2.心灵环保

      这个名词,它的提出,代表着我们社会的精神层面需要我们大家去关注。每个人,无论你是否富贵或者贫贱,是否齐全或者残疾,是否聪明或者愚笨,他们都应该拥有一个美好的心灵。佛教的教义,教人向善,净化心灵。因此,在新时期,作为一个佛子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用我们的佛陀的慈爱之心,去关注那些需要心灵安慰,心灵救助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设立心灵沟通的窗口,来让需要心灵关怀者与我们交流,帮助他们化解心灵的郁结。这一点,如今在我们的大陆佛教做的还很少,需要我们去加强。

      3.临终关怀

      佛教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云:  “生死是大”,佛教教徒修行佛法原始的目的,就是解脱生死。而我们现在为他们所做的法会,只是去世以后超度他们。其实,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老年人的现实生活,了解他们的情感。每一个老年人,在他们老年的时候,因为子女长大成人出去工作了,少了许多的关心,使他们感觉到孤独和寂寞。他们有许多到佛教寺院里来,也就是想通过佛法让他们快乐,少一份孤独。因此,现在有许多的佛教社团,都在关注在临终关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如在他们老年阶段安排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去除孤独;在他们在生病期间,安排人和他们进行心里交流,如果他们要往生了,还安排居士帮助他们助念往生等等,这些也都是弘扬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

      4.佛化教育

      “仰止为佛陀,完全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是我们佛教的教育家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教育。如今我们更加把这种理念弘扬了,已经成为了人间佛教教育,也就是与我们的社会相适应。佛化教育,不但可以用我们的学校,也可以用于我们的家庭。在现今的新加坡他们的小学生就采取的是美德教育,佛教在台湾有许许多多的佛化家庭。许多佛教寺院也在积极的弘扬佛教教育,如台湾的佛光山在世界就建立了许多的寺院和佛教大学,弘扬佛教教育理念,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许多的佛教大学,我们玉佛寺也同样为佛教的教育尽自己的努力,创办了佛教居士培训班,僧伽培训班,每学期都有许多青年法师和居士来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对佛教教育的支持,也是我们继续从事佛教弘扬的信心。

      “十方来,十方去。”我们佛教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都来源于十方施主给予我们的布施。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弟子更应该懂得感恩。在新世纪我们也应该尽到我们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才是对他们的回报。我们通过慈善救济、心灵环保、临终关怀、佛化教育等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与我们这个社会相适应,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同时,我们也要尽到一个佛子的责任,把佛陀的教法继续的弘扬到世界各地,使佛法普与一切众生。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的佛教肩上所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才能加以完成。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僧人,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弘扬佛教的教义,同时也要切合我们的实际社会,用我们的佛法知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他们的身心调和,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信息来源:显密文库)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禅师名号为什么也流行“四字”?[504]

  • 明代著名禅师述略[945]

  • 禅师们的胆量[1772]

  • “和尚”可不是随便叫的,详解出家人的正确称呼[3210]

  • 苏东坡与禅师的唱酬诗[4131]

  • 《楞严经》博大精深,六位禅师因其开悟![2776]

  • 行脚只是徒步旅行?佛门“踏破铁鞋”的修行方式了解一下[2320]

  • 古代禅师较量禅功,为什么总爱使棒?[2438]

  • 清明祭祖的问题,法师告诉你答案[2371]

  • 有人问禅师:为什么阴雨天里我总是心情不畅?[2739]

  • 你知道和尚真正的意思吗?这些佛教称谓不可不知[3623]

  • 禅师律师法师是甚么[2758]

  • 听说,禅师们都是不读经典的?[2545]

  • 端午节:送上一道禅师们的无上法味[3710]

  • 母亲节的献礼:禅师写给母亲的禅诗[3287]

  • 中日韩三国法师共赴首届中国曹洞宗禅学国际研讨会[3612]

  • 古代禅师的圆寂方式 [星云大师][3089]

  • 禅师的禅诗情怀 [邹相][2878]

  • 白云本是山中物[2581]

  • 自古诗情半个禅——禅师与禅诗[414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