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06]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31]

  • 十问时间[115]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11]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2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5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5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44]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24]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62]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66]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ZZ期刊原文 >> [专题]zz期刊原文 >> 正文


    佛教六和敬与企业团队建设
     
    [ 作者: 佚名   来自:缘起   已阅:8320   时间:2008-9-23   录入:mengshuang


                              2008年9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六和敬是佛教僧团内部保持和谐的重要指导精神,对于企业团队建设亦颇有启示,将六和敬精神引入团队建设中来,对建设一支和谐的团队是有重大帮助的,我认为企业家特别是佛商对此应有高度的重视。

        什么是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里面牵涉六个对象,即身,口,意,戒,见,利。身即员工的行为仪表,口即员工的语言表达,意即员工的情感态度,戒即公司的规章制度,见即员工的见解判断,利即员工的自身利益。这六点都是建设一支和谐团队所不可缺少的。身和同住讲究的是礼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的礼仪,礼仪的作用就是用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让他们以一种良好的仪表展现在客户面前,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公众形象。同住是员工之间的和平共处,闹内讧的企业肯定不能长久,内部的团结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怎么做到这些呢?首先就得靠礼仪,礼仪是外部的规约,无规矩不成方圆,方圆就是内在的精神气质,需要靠规矩才能形成,没有礼仪的团队就会松散就没有战斗力,所以身和同住是第一步。

        口和无诤不是说员工之间不能有不同的看法,而是要求员工不能因为私利而去诤。口和无诤需要企业有共同语言,有了共同语言,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就容易沟通了,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产生误会乃至矛盾。企业管理者可以批评员工,但绝不能骂员工,和气生财,有了和气就会有财运,天理如此。意和同悦是要培养员工的共同心理。企业管理者要关心每一位员工,员工也是人,员工也有感情,你关心他,帮助他解决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让他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他就会感激你,就愿意为企业付出汗水。戒和同修是说企业的规章制度一定要制定得合理,得人心,要让大家都愿意接受,而且在执行过程中要公正平等,绝不徇私舞弊,这样员工才愿意共同遵守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要避免死板僵化,过时了的,不合理的要及时修改,当然不能以企业管理者个人意志为尊,而要征求员工的意见,进行修正,如此员工才能永远遵循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效率。

        见和同解是企业要有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要让员工朝着共同目标努力,而不是各持己见,各自为政。思想决定行动,在原则问题上统一思想还是很有必要的,见解相同合作才能顺利进行。企业管理者要经常利用员工大会等形式给员工做思想工作,贯彻企业既定方针,防止员工思想上的紊乱,治企的根本在治心,员工心齐了,没有办不好的企业。但光靠精神上的教育和制度上的规约还是不够的,毕竟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企业管理者自己才能,至于普通员工,必然要有恒产而后方能有恒心。但利和同均在企业中并非平均主义。而是利益的分配必须按照统一的原则,依照员工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不偏不倚,均是如此,没有特殊对待。这样员工才会满意,才会有积极性为争取更多的报酬而努力工作。

        六和敬是同时进行的,缺一则其余也必不久立,有了六和敬精神,企业团队的和谐就能够实现,但此时的和谐还并非最高层次的和谐。六合敬在佛教里属于和合的事和,和合还有理合,叫做证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证此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在团队建设中,企业管理者如果志向高远,才华卓绝的话,那么他就可以将六合敬发挥到最高境界,使团队成员达到高度的融和,甚至可以说是消融,多化为一,团队成了超人,拥有比众多员工组织而成的普通团队大得惊人的能量,它将无往而不胜,虽有千手千眼,本体却一如,虽然化而为一,却各个都禀赋着全体的精神,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化境!当然这不是一般企业家所能做到的,能将团队建设到这个境界者,必是与道合一的伟大企业家。然而即使一般企业家,只要依照六合敬的精神去建设企业团队,都可在团队建设中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十二星座在中国的传播[151]

  • 佛教八苦与佛教生死观浅析[255]

  • 佛教的忏悔观[298]

  • 中国佛教中的虎文化[337]

  • 师父们的日常服饰,你了解吗[287]

  • 从佛教的“三观”看生态智慧[406]

  • 这些源自佛教的成语,透露出生活的智慧[480]

  •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454]

  • 植树节|佛教与树,原来有这样的因缘[577]

  • 癸卯兔年,一起了解兔和佛教故事[603]

  • 佛教用香的常见形态[798]

  • 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728]

  • 清初诸帝对佛教的推崇[949]

  • 明代居士对佛教的研究[1072]

  • 佛教中的神秘数字108,蕴藏着什么秘密?[949]

  • 佛教的食物[1146]

  • 佛教的“戒”是什么?[1279]

  •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贡献[1137]

  • 佛教的生活学[1134]

  • 佛教“般若”与庄子“齐物”异同论[113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