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2]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3]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1]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0]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6]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ZZ期刊原文 >> [专题]zz期刊原文 >> 正文


    般若无得 无所不得──试论吉藏佛学思想的基本精神
     
    [ 作者: 佚名   来自:缘起   已阅:7902   时间:2008-6-23   录入:mengshuang



    点此查看原文

    点此下载文件阅读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生活中的禅[418]

  • 康有为的佛学思想及其特征[1023]

  • “般若”六种智慧,感悟人生六种境界![2148]

  • 心常安住悟般若[1686]

  •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2357]

  • 从真禅法师的学术研究看其佛学思想的基本特色[2500]

  • 学佛很久了,你知道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吗?[2741]

  • 《六祖坛经》的思想[2560]

  • 论《华严经·十地品》的汉译及其佛学思想[3825]

  • 略述僧肇的佛学思想[2980]

  • 柳宗元的佛学思想[2503]

  • “般若”就是“智慧”?你只说对了一半![2385]

  • 般若与禅定[2923]

  • 试析苏轼诗词的佛学思想[2032]

  • 慈悲度众生,般若为究竟[2398]

  • 玄奘大师的般若因缘[3266]

  • 观世音菩萨从修“观”而得到自在[2199]

  • 智者大师的般舟三昧思想:智者大师般舟三昧的思想意义[2474]

  • 真禅法师的佛学思想[2081]

  • 诸法奉行,共沐佛光[222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