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39]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25]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19]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77]

  • 做人,不能太飘[119]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14]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94]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77]

  • 学会哄自己开心[158]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8]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77]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9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ZZ期刊原文 >> [专题]zz期刊原文 >> 正文


    论禅宗美学与中国书法的内在理路之融通
     
    [ 作者: 佚名   来自:缘起   已阅:7416   时间:2008-6-20   录入:mengshuang
     



    点此查看原文

    点此下载文件阅读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道教与中国书法[2605]

  • 在调和与融通之间:唐宋变迁视野下的三教互动[3210]

  • 灌顶对“天台学”与“涅槃学”的融通[10049]

  • 日本庭园的禅宗美学[6514]

  •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禅宗美学[5760]

  • 论佛教对中国书法的影响[5216]

  • 论禅宗感悟与语文学习的融通[6700]

  • 临济禅法无位真人与禅宗美学[5899]

  • “宁静而致远”论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与禅宗美学[7911]

  • 禅宗美学传统与卞之琳诗歌[8325]

  • 从紫柏真可看明代佛教的融通趋势[5509]

  • 郑谷诗歌的禅宗美学意蕴[8184]

  • 中国文人画的禅宗美学精神[5603]

  • 中国当代禅宗美学研究概观[6491]

  • 释迦与老庄,如何表里——概说老庄美学与禅宗美学的同异[9074]

  • 实参实悟与元代禅宗美学思潮[5730]

  • 石头宗《参同契》与禅宗美学[4514]

  •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与禅宗美学[4342]

  • 马祖道一——洪州宗禅学及其在禅宗美学思想史上的意义[4464]

  • 论禅宗美学与中国书法的内在理路之融通[460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