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0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1]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35]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7]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49]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7]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ZZ期刊原文 >> [专题]zz期刊原文 >> 正文


    美与智慧的融合——佛教之于林清玄散文
     
    [ 作者: 佚名   来自:缘起   已阅:5549   时间:2008-6-13   录入:matingting

     



    点此查看原文

    点此下载文件阅读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植树节|佛教与树,原来有这样的因缘[261]

  • 癸卯兔年,一起了解兔和佛教故事[344]

  • 佛教用香的常见形态[552]

  • 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552]

  • 清初诸帝对佛教的推崇[701]

  • 明代居士对佛教的研究[783]

  • 佛教中的神秘数字108,蕴藏着什么秘密?[730]

  • 佛教的食物[911]

  • 佛教的“戒”是什么?[1002]

  •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贡献[945]

  • 佛教的生活学[952]

  • 佛教“般若”与庄子“齐物”异同论[905]

  • 近代科学家与佛教大师眼中的“佛教与科学”[955]

  • 佛教禅观视域中的存在性心理治疗的理论预设[952]

  • 随喜功德对治嫉妒障[1069]

  • “息缘”:佛教崇俭戒奢的传统[983]

  • 千年历史的平潭海岛佛教[1014]

  • 何为佛教说的“修定资粮”?[1176]

  •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1340]

  •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251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