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46]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32]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28]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90]

  • 做人,不能太飘[126]

  • 原来随和,是一种能力[103]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18]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203]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81]

  • 学会哄自己开心[167]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85]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8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ZZ期刊原文 >> [专题]zz期刊原文 >> 正文


    论严羽“以禅喻诗”的审美寓意
     
    [ 作者: 佚名   来自:缘起   已阅:6361   时间:2008-6-9   录入:matingting



    点此查看原文

    点此下载文件阅读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藏在佛教文化里的中国性格,不仅是信仰而已![662]

  • 以禅喻的诗——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佛理[955]

  • 禅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2052]

  • “晨钟暮鼓”:佛教中鼓的故事[2481]

  • 送子观音的审美意义 [孙绪会][2801]

  • 佛教心性理论与审美主体的自由意识[3762]

  • 写经书法的仪式规范与审美取向 [陈建华][4151]

  • 禅宗作为超功利性的审美人生哲学[3731]

  • 中国茶道简约之美[6878]

  • 禅宗生态审美研究(导读)[7085]

  • 漫谈中国佛教造像的审美[6533]

  • 论元代道教与文人画审美精神 [何松 姚冰][7945]

  • 漫谈中国佛教造像的审美 [郑瑜华][5989]

  • 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 [彭修银 邹坚][4881]

  • 中国民间审美观照下观音形象的转变[5422]

  • 观音形象中国化的审美依据[4685]

  • 从僧人书法看佛教书法艺术的两种审美走向[11252]

  • 产生敦煌佛教艺术审美的社会因素摘要[4975]

  • 禅宗思想与中国画的美感经验“意象世界”在审美中生成[5326]

  • 茶禅一体空灵静寂_陆游茶诗审美拾零[474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