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0]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35]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6]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48]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7]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59]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4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ZZ期刊原文 >> [专题]zz期刊原文 >> 正文


    中国佛教应走什么道路——关于居士佛教的思考
     
    [ 作者: 佚名   来自:缘起   已阅:5182   时间:2008-6-9   录入:mengshuang



    点此查看原文

    点此下载文件阅读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四种范式及其比较[1705]

  • 中国佛教史略:金代佛教[973]

  • 中国佛教史略:宋代佛教[1052]

  • 中国佛教史略:后汉佛教[891]

  • 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一个标识――关于唐宋文献中“肉身菩萨”的若干分析[1639]

  • 中国佛教的特色:禅与禅宗[3015]

  • 中国佛教的“心”[3479]

  • 口述历史与近当代中国佛教研究[2548]

  • 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2090]

  • 中国佛教禅观的本质与特色[2259]

  • 中国佛教圆融观及其现代意义[2487]

  • 中国佛教的十个“自信”[4689]

  • 论中国佛教的“心”、“性”概念与“心性问题”[3705]

  • 从“缘起论”出发,建立中国佛教文化自信[3648]

  • 吴言生《长安与中国佛教》于世界读书日在两大慕课平台同时上线[6646]

  • 《长安与中国佛教》(41集)讲座(吴言生主讲)上线[13964]

  • 中国佛教的围墙困境[2676]

  • 2017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圆满[3688]

  • 2017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开幕[3788]

  • 中国佛教首场戏曲庭院实景演出将于临川呈现[314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