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0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1]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37]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7]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50]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8]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祖师写给孩子的信
     
    [ 作者: 印光大师   来自:心缘学佛论坛   已阅:5332   时间:2007-11-12   录入:zhangjingzhen


                           2007年11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与周法利童子书学习粗浅体会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

        粗浅体会:年幼时就开始点点滴滴主动栽培实践圣贤道理,明白忠厚诚实才是真的不吃亏,打下一生成就的基础。学时派(流行的种种中,很多看似可爱乐,实际上违背孝弟忠信等道理),则有无尽的苦果跟在后面。

        当此轻年,精力强壮,宜努力读书。凡过读之书,当思其书所说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或不易领会。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直说,好领会。宜常读常思,改过迁善。

        粗浅体会:读书要有选择,读圣贤书,学作圣贤。常读常思,照着书中的道理去落实,不符合的自己主动改正过来。阴骘文、感应篇好领会,祖师反复推荐的,一定要学习。

        于暇时尤宜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切勿以为辛苦。古语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时若错过光阴,后来纵然努力,亦难成就。以年时已过,记性退半,所学皆用力多而得效少耳。

        粗浅体会:念佛念观音,消除业障,福报智慧统统增长,有这么深广的利益,这么大的好处,就不能怕辛苦、没滋味而忽略过去。念熟了,有了身心体验,就不觉得辛苦反而很法喜快乐了。

        第一先要做好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粗浅体会:见贤思齐,发起这个心,很难得的。要慢慢靠近圣贤所思所言所做,以圣贤为师友。见到不贤德的,反过来观察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心念和言行。

        第二要知因果报应。一举一动,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动念,亦当如此。起好心,即有功德。起坏心,即有罪过。要想得好报,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有利于人物,无害于自他方可。倘不如此,何好报之可得。譬如以丑像置之于明镜之前,决定莫有好像现出。所现者,与此丑像了无有异。
     
        粗浅体会:懂得约束自己,三思而后行。祖师的比喻太好了。学习阴骘文、感应篇的目的也是要明因识果,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了以后有什么后果,都要清清楚楚的。心里面明了,自然学会选择趋吉避凶,不会糊糊涂涂做些不利自己的事。

        汝果深知此义,则将来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爱慕之也。祈审慎思察,则幸甚幸甚。

        粗浅体会:能听到并落实祖师教诲的孩子真是有福报,未来真正的光明。审慎思察祖师讲的道理,反复的体味,每天每天去落实。(信息来源:心缘学佛论坛)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437]

  • 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723]

  • 世界上最伟大的四大教育法则[573]

  • 印光大师的饮食之道[1177]

  • 印光大师法语的人生哲理[1024]

  • 佛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尊小菩萨[1106]

  • 向佛陀和祖师学习劳动[1666]

  • 祖师也有业障啊[1913]

  • 这可是做人的本分啊![2206]

  • 做不到这三点,无论你学佛法学到什么时候,仍是门外汉[1821]

  •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1916]

  • 六一儿童节丨弘一法师:父母如何为孩子培福?[2132]

  • 不要把自己塑造成地球的癌细胞[2202]

  • 认识佛医:印光大师调脾胃的饮食方[3336]

  •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祖师们都这么修![3024]

  • 新学期开始了,如何教育孩子?看看佛陀怎么做的[2501]

  • 信的力量 [星云大师][3482]

  • 印光大师的持守:戒律为基 净土是归[3100]

  • “印光大师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于苏州举行[2998]

  • 禅宗祖师教化弟子的方式 [常进法师][285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