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专 题 列 表
  • zz期刊原文

  • a1综合资讯

  • a2菩提文库

  • a3讲座会议

  • a4大德专辑

  • b1硕博文库

  • b2著作学者

  • b3研究综论

  • b4佛教历史

  • c1茶道禅道

  • c2禅学研究

  • c2中国禅学

  • c3菩萨信仰

  • c4佛教诸宗

  • d1佛教艺术

  • d2佛教文学

  • d3思想哲学

  • d4言生说禅

  • e1藏传佛教

  • e2敦煌佛教

  • e3英文佛教

  • e4多元宗教

  • w1古典诗词

  • w2热点推荐

  • 热 点 回 放
  • 欲为苍鹰,勿与鸟[101]

  • 做人的最高境界:[101]

  • 凡事往好处想,生[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144]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138]

  • 熟悉又陌生的“禅[117]

  • “经”典包含的五[150]

  • 《柱间史》中的五[148]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143]

  • 白话《梁高僧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160]

  • 网 站 调 查
        您对本网新版持何看法?欢迎参与投票!
    进步很大
    需要改进
    没有变化
    变得更差

      
     
    最新的200篇文章
    21.“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佚名][2023年3月23日][150]
    2023年3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经,梵语修多罗,翻为契经,契理、契机的意思。所谓“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机宜”,故名契经。     什么叫契理?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与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是一样的。契理指佛经的道理,是永远契合于真理,不会改变的。 &nb……
    22.《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基于定位与关联模式的分析 [朱丽霞][2023年3月23日][148]
    2023年3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所居之处的信仰形成后,这一信仰不断地向边疆地区辐射,逐渐成为跨民族、跨地域的信仰,同时也成为藏、蒙等民族内向力产生的重要纽带。但每个民族的五台山信仰,都或多或少地加入了本民族的文化因素,彰显出中华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征。《柱间史》(bkav-chem……
    23.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流传 [明旸法师][2023年3月23日][143]
    2023年3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一)达摩大师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再由阿难传法给商那尊者,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与菩提达摩大师……
    24.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 [佚名][2023年3月23日][149]
    2023年3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译文     宋江陵辛寺释法显①     释法显,本姓龚,平阳武阳人,有三个哥哥,都在童年时夭折,法显的父亲怕他养不大,3岁时就让他当了小沙弥,因年龄太小,还住在家里,几年后法显得了一场重病,……
    25.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梨花、木兰 [佚名][2023年3月23日][160]
    2023年3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春分花信风: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一候海棠     “海棠又发去……
    26.格局大了,你就顺了 [佚名][2023年3月22日][149]
      2023年3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俗话常说:人生实苦。     其实,让我们痛苦的,并不是痛苦本身。而是面对人生,想不通,看不穿,做不够。     总结就是:格局不够。     人的大多数痛苦……
    27.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 [佚名][2023年3月22日][135]
      2023年3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有四句极具灵性的话:     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     2、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
    28.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佚名][2023年3月22日][153]
      2023年3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一、正念是打破思维定势的利器     任何心理疾病的疗愈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只有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也就是放下执念,才能获得疗愈和新生。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
    29.远离你身边的“老实人” [佚名][2023年3月22日][150]
      2023年3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那些见过世面,受过诱惑,有机会拥有很多的老实人,才是真正的老实人。     真正的老实,是经得住诱惑,而不是没有被诱惑过。     而能干而不去干,和想干而干不到的人,是完全两种层次。 &……
    30.真正厉害的人,都学会了“不生气” [佚名][2023年3月22日][179]
      2023年3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德卡先生的信箱》有这样一句话:“我对这个世界生气,它也对我生气;我对这个世界不满,它也对我不满;我发泄什么出去,它就照样把什么送回来。”     面对世间纷繁复杂之事,如何能做到让自己不受影响,不被情绪控制呢? &n……
    31.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弯路? [大安法师][2023年3月21日][203]
    2023年3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首先我们要了解念佛法门对我们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末法的五浊恶世的众生的必要性。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学佛的目的一定要称合佛的本怀,佛的本怀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n……
    32.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说的 [大安法师][2023年3月21日][157]
    2023年3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     这里就是为什么无所障碍,理解这个经文。要知道这个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说的,在佛那边肯定不谈障碍和不障碍,他对障碍和不障碍的这个对待都超越了,那肯定是毗卢遮那遍一切处的……
    33.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 [佚名][2023年3月21日][213]
    2023年3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     有了因缘,才有互相对待的结果和彼此感受的回报,这是日常生活中不曾远离的。     人无法离群索居,人群中要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处于群众”,需与人结好缘。 &……
    34.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净界法师][2023年3月21日][125]
    2023年3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智者大师云【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一个叫缘修。就是你如果不走《法华经》,那只能在因缘所生法,就是根尘识的因缘去修,那么这样就产生“隔真妄”,就产生对立了,真妄是对立的。但是你很努力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用四……
    35.能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 [界诠法师][2023年3月21日][155]
    2023年3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喜庆时,说很多好话,就能永保吉祥?     新婚之夜,枕边放几个铜钱,就能确保一生富贵?     新婚喝了交杯酒,就能白头偕老? &……
    36.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 [佚名][2023年3月20日][184]
      2023年3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曾国藩在研究《易经》时发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     放眼天下,没有十全十美而毫无缺陷之事,万物皆是虚盈交错,得失交替。     人们在执着于失去时,或……
    37.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了天下所有难题! [佚名][2023年3月20日][237]
      2023年3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佛说:“人生有八种苦,每一种苦你都逃不掉”     你若真修必遇逆境,就像污泥对莲花而言,并不是诅咒,而是祝福;就像茧对蝴蝶而言,并不是阻力,而是助力。     每一个困难和障碍,事实上都……
    38.做人,不能太飘 [佚名][2023年3月20日][169]
      2023年3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王阳明说:“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不怕低谷时穷困潦倒,最怕富贵时不可一世。     不幸的是,多少人稍微有点成就,就开始狂。     人一飘,就没……
    39.原来随和,是一种能力 [佚名][2023年3月20日][143]
      2023年3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道德经》中讲:“夫唯不争,故无尤”。     随和的人如水一般,看似柔软,实则力量无穷,不仅能包容世间万物,还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所谓滴水穿石,无论石头多么强硬,终究会被柔软的水所贯穿。……
    40.禅门公案:从心流出 [佚名][2023年3月20日][170]
      2023年3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公案”起源于唐末,兴盛于五代和两宋。据计算,禅宗的公案大约有一千七百余则。通常所用也不过四五百则左右。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切相关。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通过禅宗公案,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10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
      站内文章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